只需要解决有无问题,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都其实其次的。
毕竟有了核弹,别人就不敢欺负你,谁管你的核弹,花了多少钱造出来的?
但汽车可就不一样了。
它不仅仅是商品,而且还是非常昂贵的大物件。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很多因素。
外观好不好看、配置高不高档、性能到底如何、质量到底咋样、售后是否稳妥、维护贵不贵、卖二手亏得多不多……
而在无数种因素当中,国人买车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买这款车是不是有面子。
也正是因为有面子因素,所以即便国产车进步神速,各方面都做得很不错了,但依然有很多人,买车只看车标。
进口车和合资车,就算断轴、漏油、减配、自燃、机油增多、胡乱加价、气囊不弹出、莫名其妙熄火失速等等劣迹不断,又能如何呢?
在他们心目中,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保时捷、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等就是顶级豪车,有钱有势就该开顶级豪车,才是有逼格有身份。
而要想证明自己混的不错,那怎么也要买奔驰宝马奥迪,脸上才能有面子,最不济也应该买本田丰田大众之类的合资车,而不是买国产车太掉价。
尽管近些年来,负面消息不断,但总体上并没有降低它们的品牌影响力。
人们依然觉得,奔驰宝马奥迪就是有面子,大众就是皮实耐用,日系品牌就是经济省油适合家用,美系车动力猛……
于是乎。
对于国产车企来说,想要赢得消费者的欢迎,实在是太难了。
更何况,国外车企有动辄几十乃至上百年的资本、技术、知识产权、贸易规则、品牌口碑等积累优势。
仅仅只是在技术方面,更早入行的国外车企,便拥有更丰富的技术专利、行业经验。
不管是走山寨仿制的路子,还是通过合资引进,都只能弄到他们相对落后的技术。
等你消化吸收,推出自己的汽车,却又发现别人又出许多新技术了。
一步落后,自然容易导致步步落后。
即便你奋发图强,自主创新,人家还有各种技术专利,形成的壁垒。
你要么花钱买专利技术授权,要么花大力气做全新的研发,可这两种选择都会增加企业成本。
要是直接剽窃抄袭,那就等着吃官司,被罚到破产吧!
更何况,即便别人配置低、服务差、故障多,但车标值钱啊!
总而言之。
国外车企经过很多年,打拼下来的江山,显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撬动的。
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刚刚兴起不久的电动汽车,反而是一个机会。
毕竟相对而言,大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实力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优秀多少。
只要能率先成功,就能抢占市场,获得丰厚回报。
虽然风险是挺大,可挣钱的生意,哪样不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