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那堵由装着“变异菌”的玻璃瓶子组成的“墙”,鼎羽就大概猜到了这基地是怎么实现全自动“控制”的。
通过“电刺激”按照玻璃墙的排列,给“变异菌”进行“编程”。
甚至能够根据“变异菌”的生物电反馈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
罗莉这时候明显进入了状态,目光灼灼的盯着那些老旧的“电控柜”,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
“变异菌核心作为运算器……这些电控柜是控制器……”
“这堵玻璃幕墙是输入设备,那么……”
罗莉的眼睛看向房间中央那颗巨大的镂空金属球:
“难道这个‘球’是输出设备?”
“存储设备在哪里?”
鼎羽一直跟在小罗莉身后,讶异的问道:
“你说的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那是四十年代提出的概念吧?!”
“变异菌最合适的是作为生物计算机,或者神经网络计算机吧?!”
李队靠在一个电控柜上,抱着双臂问道:
“冯什么计算机?”
“这些东西是四十年代的电脑?”
胖子敲了敲电控柜的铁皮外壳,终于找到个鄙视别人的机会:
“没文化真可怕。”
“他俩说的是早期‘计算机’的雏形,是‘冯诺依曼’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结构,必须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
“现代的电脑架构几乎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在还是晶体管计算机的年代,能把变异菌利用到这种程度的人至少得是‘院士’级别的人。”
“现在咱们控制了‘变异菌’,这些破铜烂铁还能用吗???”李队又问道。
小七随便找了一个电控柜打开后盖检查了一番,摇头道:
“希望不大!”
“想要整体让这玩意运行起来,光梳理这些线头,没个十年八年搞不完。”
罗莉附和道:“这些老设备留给小七拆着玩吧!”
“现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实现这满屋子设备的功能。”
“回头我俩把这里彻底改造一下。”
“想办法让‘二蛋’蜕变成真正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