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打窝(第2页)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打窝(第2页)

赵煦听着,只是浅笑。

看着面前的苏轼,赵煦脑海中就忍不住的回闪过,他上上辈子的那些还能记得的,与苏轼相关的记忆。

这些记忆,基本都是经筵课之后的片段。

至于内容?

基本都是汉唐君主,如何杀大臣,以及大臣们若不遵守诏令,会有怎样的危害和后果?

苏轼的这些话,赵煦都记住了。

而且,一直记在心底。

只是,他从不和其他人说,也从不回应苏轼就是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赵煦已经在看汉史了。

“我未壮,壮则有变!”于是放出此豪言的少帝,转瞬即逝。

“此跋扈将军也!”年少聪明的汉质帝,面对跋扈的外戚,只是发了句牢骚,就被人喂了毒饼。

前车之鉴,比比皆是。

赵煦只能蛰伏,也只能装聋作哑。

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因为苏轼根本不能保守秘密!

他经常把自己在经筵课后,和赵煦说的话,告诉别人,还得意洋洋。

于是,被人抓住鸡脚狠狠弹劾——轼邪伪险薄,进献邪说,蛊惑圣聪,恐有秘藏意旨,离间陛下骨肉或是离间陛下君臣!

赵煦得知后,浑身都出了冷汗,暗自庆幸自己嘴巴严,几乎不和苏轼说话。

不然的话……

小命休矣!

也正是因为赵煦没有搭理、回应过苏轼,所以,最终苏轼才能捡回一条命,最后得以体面的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经此一事,赵煦对‘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有了深刻的理解。

越发的谨慎,也越发的低调。

反观苏轼?

外放杭州后,那是一点也没有检讨,更没有半分反思。

继续高调,继续豪迈。

甚至心心念念的,还想着回朝秉政。

但无论是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还是赵煦亲政后,都不想用他,甚至都有些厌弃他。

道理很简单——老身(朕)几为汝所害矣!

可,这就是苏轼。

一个永远在路上,永远不会检讨反思自己的人。

一如,乌台诗案前,他在徐州见到洪水滔天,于是口不择言:“汝以有限之才,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蹈之必死之地!”

知道的,以为他在蛐蛐王安石,不知道的,恐怕会认为他在蛐蛐赵官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