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清军千总以上军官至少有半数愿意起兵反清。
甚至王辅臣督标的主要将领们也大多愿意尊奉吴三桂这个昭武皇帝,而不是燕京的那个鞑酋康熙小皇帝。
如果不是王辅臣御下甚宽,将领们感其恩情仁义,只怕早就有人铤而走险逼迫提督大人造反了。
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
平凉方面始终没有大的进展,甘肃那边在方光琛不遗余力策反以及吴三桂称帝消息刺激下,各路叛乱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如果说陈彭、朱龙等人的叛乱尚无法动摇甘肃局势,那省会兰州的兵变则让清廷在甘肃的统治摇摇欲坠。
发起这场兵变的是兰州绿营的游击董正己。
此人早被方光琛策反暗中降吴,但因力量薄弱不敢轻举妄动。
为让董正己成功促成兰州反正,方光琛将吴三桂交给他的二十万两银票,以及一枚甘肃总管大印交予董正己。
得了巨款又得了高官的董正己倍受鼓舞,秘密联络守备吴承印、马洪等人,将吴军策反一事全盘道出。
同时拿出十万两供吴、马等人收买军士。
吴承印、马洪等人在巨款面前纷纷动心,加之判断吴军年前肯定会渡江北伐,推演之下认为清廷在中原根本挡不住吴三桂亲自率领的大军,因此清廷败局已定,为求在新朝有晋身之阶,立即同意董正己提议在兰州发动兵变,响应吴三桂。
几人说干就干,各自出面煽动甘肃巡抚华善所属抚标各营校官士卒。
当夜,董、吴等人带领被他们拉拢策反的几百抚标官兵突然袭击甘肃巡抚衙门,只打了几铳就吓的睡梦中的甘肃巡抚华善连大印都没来得及拿弃城逃往凉州。
巡抚大人这一跑,城中清兵群龙无首,在董正己、吴承印等人劝说下纷纷放下武器。
整场兵变除死了十几個巡抚衙门的守卫竟无一伤亡。
天亮之后董正己即以吴三桂授予的甘肃总管身份命人张榜告示百姓兰州已经易帜反正,叫军民人等蓄发易服后即派人前往平凉告方光琛。
知兰州反正,方光琛大喜之余顾不得请示吴三桂,急忙让二公子吴应麟前往兰州主持大局。
吴应麟在平凉本就呆的无趣,其人智勇双全,前年奉其父吴三桂之命平定滇南土司作乱,曾连擒土司郎岱、土酋陇安藩、水西土目阿豆、女酋陇氏及部属万余人。
与其在燕京为质的大哥吴应熊相比,吴应麟更类其父。
在军中也与吴国贵、马宝交好,眼见其他人在父王麾下冲锋陷阵不断奏捷,自己却跟着方光琛在平凉受王辅臣的腌臜气,吴应麟胸中肯定郁闷。
因此一听方光琛让他去兰州会同董正己等对付甘肃巡抚华善,吴应麟二话不说就带了十余名随从赶往兰州,同时携带了大量官职文札。
方光琛对二公子的才能还是肯定的,唯一不满的地方在于二公子为人狂傲,不将其他人放在眼中。
王辅臣之所以不肯起兵响应吴三桂,同当年二公子与其交恶脱不开关系。
因此与其让二公子呆在自己身边发挥不了作用,不如让二公子去兰州大显身手。
让方光琛惊喜的是这个二公子果然类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