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塔努当时因被前主子长期奴役,不得不行了背主之事。而那时恰逢番市的七国异邦人密谋联合各国向大晏发兵。克塔努的前主子若未被下人拘禁,便能立刻向大晏官员送出消息,阻止叛乱。
克塔努、包括她的二十四个坎坦兄弟,在此事上推波助澜,有罪于大晏。
那时妙妙与萧定晔因对克塔努的处置而起了嫌隙,以此事为导火索,再加上其他一些事,终于令她对他失望,从而远走天涯。
现下她的凤翼族人,也同样是被迫,可其结果也同样助纣为虐……
------题外话------
今天两更
第606章进宫(二更)
萧定晔明白妙妙因何事为难。
待出了监牢,他同她道:“在其位,谋其事。你莫忘了,我是大晏的皇子,我的立场始终歪在大晏的一边。此回事与四年前,看起来相似,却完全不同。”
他望着她,一字一句道:“当年事,是那坎坦青年直接推动了对大晏不利之事。可今日事,是对坎坦不利。”
她心中豁然开朗。
没错,有些事情的对错,不在于行此事的本身,而要看判官的立场。
萧定晔道:
“坎坦小国,大晏数年来为何不再攻打坎坦、扩大版图?盖因两国之间那座雪山。
如若大晏出兵坎坦,即便收了坎坦,可有雪山的阻挡,始终无法保持稳固的控制权。坎坦便是看准了这一点,故而常常行挑衅之事。
大晏眼下虽不打算出兵坎坦,可也断然不想看到坎坦国内一团和睦。只有国主常被内务扰民”
妙妙终于明白,这就是政客的思维。凤翼族人行事,恰恰符合了大晏太子的心理。
二人用过饭,眼看着夜色降临,可霍顿将军的人手还不见报来孩子们的消息,萧定晔越来越着急。
孩子们之所以被掳,究其根源,最大的缘由便是他三哥闹的幺蛾子。
现下孩子们没有最新消息,让他这般等着,他等不下去。到了明日,若三哥一旦出手,不知有何后果。
虽说万民聚集,朝廷一定会派军队驻守,以防突发状况……他问向霍顿将军:“明日万神节,将不带兵前去祭坛镇守?”
按理来说,霍顿的职级,定然是要带兵的。且如若带兵,这个时候早已离府提前赶去祭坛,怎地还留在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