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还有几日抵达京城?&rdo;突听阿平开口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似乎这段时间都习惯了他的&ldo;阿静&rdo;,贸然间出声全都目光凝注于他身上。
朱棣回应:&ldo;若快马加鞭可一日便抵京。&rdo;
&ldo;那就劳烦王叔了。&rdo;
我不由一怔,刚刚朱高煦跟我说还需两日啊?两天行程的路压缩到一天不得连夜赶路?而他们的对话是要尽快回京的意思吗?
只听朱棣说:&ldo;无甚劳烦不劳烦的,本身行程上已经多有拖延,将士们休整都不错。父皇那处也多次派人过来询问了,既然你已经醒了,那就即刻启程吧。&rdo;
&ldo;即刻启程?&rdo;朱高煦最不淡定地轻呼出声,被他父亲递过去一眼就没声了。
我也不太赞同:&ldo;阿平刚醒,即刻启程是否太过急了?&rdo;他长时间处于昏沉中,哪怕每日都有喂食老太医专门配置的营养汤汁,可到底不是正常进食,此刻他连说话都有气无力的,却说要即刻启程赶路?还是这夜深时。
朱棣闻言并没立即否决,只是问阿平:&ldo;你的意思呢?&rdo;
阿平看我一眼后回:&ldo;按兰的意思吧,今夜将士们已经都扎营歇息了,就不再扰了,明日一早再加紧赶路吧。&rdo;
朱棣点头首肯:&ldo;那就早些回去休息吧,明早天一亮就出发。&rdo;
我去扶阿平起来,但起到一半就觉沉力往前栽,是阿平腿脚虚软而撑不住身子。朱棣就在近处,反应也比较敏捷,迈前一步就扶住了阿平免了我俩一同摔下。
阿平抬眸温和地道:&ldo;多谢王叔。&rdo;
&ldo;不用如此多礼,你刚苏醒过来体质有些弱也是正常,就让为叔背你回去吧。&rdo;
听见朱棣如此说我微感讶异,他在人前一向都是三军统帅的威严形象,极少有看见他这种温情的时候。就连他儿子朱高煦也一脸惊愕地看着自己父亲,&ldo;要不……还是我来背炆哥吧。&rdo;却没料阿平回问:&ldo;我是怎么来这的?&rdo;
好吧,当着他们的面我想表现得柔弱都不行了,只得开口:&ldo;是我把你背过来这边的。&rdo;
倒是没人来笑话我,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我夜夜都如此做。反而是阿平凝眸看来,眸光里并没意外,有什么一闪而过,没来得及抓住就移转而开对朱棣恭谦而道:&ldo;烦劳王叔了。&rdo;
我怔了下,他这是选了朱棣来背?
看着朱棣弯下腰背阿平趴上去,然后起身迈步,自是不像我背个男人过来那般吃力。突然觉得阿平这个选择是对的,场上虽然有三个人能背他,但首先他肯定不愿意选我,先不说是否心疼我累,单就是男人们在场若选了我来背,怕是无论朱棣还是朱高煦脸上都过不去;而若选朱高煦,则同样的道理,会让朱棣下不了台。
忽听前面朱棣低道:&ldo;还记得在你很小的时候王叔也有背过你吗?&rdo;
阿平答:&ldo;记得,那是个下雪的冬天,我不小心摔在了雪坑里爬不起来,是王叔经过将我救了。然后王叔便背着我回了皇祖父那,不过我体弱,还是被冻的得了风寒,卧床了有半月之久。&rdo;这些过往阿平说来如数家珍般,也不知他那时几岁,竟然记得如此清楚。
朱棣像是听见我心中所想般地询问:&ldo;还记得那年你几岁吗?有没有满五岁?&rdo;
&ldo;不满的,还只有三岁。&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