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婕妤夫人们,不都是受过帝王的爱宠又失宠的,最后不都这样过来了吗?
娇娥总是能熬过来的。
洛嬷嬷守着娇娥,有了机会便要耳提面命一些为妇之道。
诸如:“这女子出嫁,可不是你们年轻小娘子想的那般,夫君喜爱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夫君的父母是否喜欢才最重要。”
娇娥有气无力地抬抬眼帘,阿桂给她喂了一勺鸡汤。
这鸡汤是给林氏熬制的,林氏吃不下多少,到方便了洛嬷嬷养着娇娥。喝些鸡汤,人再不怎么进食也不会垮的太厉害。
“不相信是吧,你看啊,小娘子成婚当日,父母是一定要教诲小娘子到了夫家要听丈夫父母的话,要是做不好,这可是大错,会被休弃的。为何父母不叮嘱要小娘子到了夫家听丈夫的话呢?”
“为何?”,广哥凑过来问。
“因为丈夫喜欢妻子,但是父母不喜欢,妻子还是会被休弃啊。若是丈夫不喜欢,但是父母喜欢,妻子就能留下来,还过的很好呢。”
柳蓉就是这般占了先机的吧,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舅母的认同,舅舅要去西域,舅母和表妹这般看不上自己,也许等着自己的也无非就是休弃的命运了。
夏婆子最讨厌王氏的为人,怎么甘心自己奶大的小娘子去受那个磋磨,凑过来道:“你们都是蜜罐里泡大的,不知道夫人刚嫁过来的时候,夜夜要纺纱刺绣贴补家用。阿姑最是难缠,端茶递水,捶肩洗脚什么得都不叫我们做,只要夫人一个伺候。平日里又是嫌弃肉羹不够软,又是嫌弃肉羹太咸了。还有那个小姑……啧啧,什么都不做,只会调三窝四的,还嫌弃夫人出身商户。”
“……”,广哥睁大了双眼,娇娥想起了前世自己在油灯下整夜绣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夫人这样操劳,总算熬到小姑子嫁人了,阿姑又嫌弃夫人不生孩子,日日嚷着让大人休妻呢。”
“然后呢?”,广哥被吓住了,原来祖母是这么凶残的。
“夫人日日哭泣,大人护着,阿姑就骂大人不孝顺,后来好在夫人有孕,生了大郎君。”
夏婆子也是唏嘘不已。
娇娥和广哥两个互相看着,脸上的表情写着“惊恐”二字。若是说旁人,听着也就当个故事了,可自家的阿母竟然也是如此遭过罪来,那种感受就不一样了。
“你们祖母觉得夫人高嫁了,高攀了赵家的门第,其实赵家的日子好过还是夫人嫁了过来之后的事。后来你们祖母过世了,夫人的日子才慢慢好过了。”,夏婆子谈起以前的事还有些义愤填膺的。
广哥觉得那个可怕的祖母早死到也是一件幸事。
娇娥心中暗比,自家愿意低嫁给林天,舅母还看不上呢,若是日日伺候舅母,真不知道能过什么日子。
阿桂见大家说的高兴,也说了一个:“我们那个县里有一对夫妇出了名的孝顺,但是我们都说谁家有了女儿千万不能嫁到那样的人家去。”
“……?”,众人的好奇心都被抓了起来。
“那家的丈夫姓姜,妻子姓庞。姜郎父亲早逝,对母亲非常孝顺。庞氏知书达理,女红纺织样样精通,家中也很富足,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可惜庞氏立志要嫁给一个孝子,她的父亲就将她许配给了孝顺出了名的姜郎。”
“新婚夫妇日子过得甜蜜,庞氏跟着姜郎一起孝敬阿姑,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庞氏伺候阿姑也是体贴入微。”
“阿姑眼睛瞎了,脾气暴躁的很,要求慢慢的也越来越多,最后尽然要求吃江水,那江离她家五、六里地。姜郎于是就要求庞氏每日都去给他母亲打水喝。”
“……”,这是什么郎君啊,众人都觉得恶寒。
“有一日天气不好,庞氏没有及时赶回来,阿姑就对着儿子哭骂,说这个媳妇忤逆不孝,娶来干什么。可怜那个庞氏打水回来,没有得到任何安慰,就被休弃了。”,阿桂说着,舔了舔唇。
“嫁人这么可怕?姐姐,你不要嫁人了。”,广哥被吓住了。
“那庞氏归家了吗?”,娇娥睁大眼睛问。
“没有,庞氏女戒读多了,和我们这些乡野村姑想的不一样。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才让阿姑如此生气,就在邻居家中借住,日日织布卖钱,做好吃的,借着邻居的手送给阿姑吃。”
“……呸,这样的阿姑还要她干甚。”,夏婆子都怒了。
“老婆子发现邻居经常给她好吃的,觉得奇怪,后来知道被休的媳妇日夜劳作,给她买吃的,就又让儿子将媳妇接了回来。”
“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啊,这个阿姑以后会对庞氏好了吧?”,娇娥充满希望地问。
“……呵呵,这个阿姑啊,还是每日叫庞氏去给她打江里的水喝。”,阿桂看了看洛嬷嬷,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