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行写的是一份初稿,列出由寺庙私自发放度牒的危害,然后一一写下解决之法。
比如对于寺庙私自容留生人入寺修行、强占劳动力一事,他认为应该禁止,以后寺庙发放度牒,必须经过官府承认。也就是说,谁想要出家,必须从官府那里拿到证明文书,否则就是&ldo;野和尚&rdo;,官府不承认,寺庙也不许收留。每月派人去寺庙检查,抓到一个,强迫还俗,或是罚钱。
这些也就罢了,以前也有人做过,周嘉行还写了一条:不许僧人在市井间表演。
确实有很多假和尚假托佛法在市井间招摇撞骗,不过官府一般不会管。
周嘉行继续按着思路书写,回答说:&ldo;我以前见过僧人哄骗无知百姓,用火烧身、从油锅中取钱、斩掉手足之类的,都是障眼法,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上当。&rdo;
即使官府的人一遍又一遍向民众解释这些只是戏法,但老百姓却对那些假僧人深信不疑,被骗者无数。
九宁笑问:&ldo;二哥怎么知道是假的?&rdo;
周嘉行沉默了一会儿,轻描淡写道:&ldo;我以前碰到过。&rdo;
九宁看着他的侧脸,出了一会儿神。
他以前在市井长大,不过他很少提起那时候吃了什么苦头。她只零星知道一些,他说的以前碰到过,很可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感觉到她在发怔,周嘉行抬起头,看她一眼。
九宁回过神,继续看他写的东西,问:&ldo;怎么不以我的名义颁布?&rdo;
周嘉行垂下眼帘,&ldo;这样的事,我来就好。&rdo;
她是广受敬爱的长公主,用不着为这种招人恨的事为难,由他处理就行。
他出身低微,并不在乎名声。
九宁道:&ldo;等大臣通过这份折子,肯定会有很多人骂你。&rdo;
周嘉行一笑,浑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ldo;骂我的人向来不少。&rdo;
兵荒马乱时节,兵强马壮就能雄踞一方,但说到底还是要治理好民政才能稳定人心。
不管是之前的均定田租还是以后的推动佛教改革,都可能触动各方利益,骂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那又如何呢?
他要的不是好名声,而是统一中原,平息战乱,百姓可以安居乐业。
九宁凑到书案前,翻看其他文书。
有关于治理黄河水患的、重新恢复铸钱的、改革商业税的、制定新的刑法典的、改革税收的……
她看了一会儿,看得头疼。
难怪他整夜整夜不休息,每天要操心这么多事,一天十二个时辰哪里够用呀!
正自感叹,帐外传来马蹄声,阿山和其他部将满头是汗,掀帘入帐:&ldo;郎主!前方发现河东军!&rdo;
众人脸色惨白,神情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