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皇帝的退位诏书会下得那么果断,那么干脆,和他过去二十多年来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
裴清殊得知皇帝禅位的消息之后,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虽说皇帝早就私下里同他表达过自己退位的意愿,但裴清殊一直都没有答应。
这不仅仅是他想或者不想的问题。
身为太子,他决不能答应皇帝退位。
尽管他是皇帝最宠爱的儿子之一,但君王之大忌,就是有人图谋自己的皇位,哪怕这个人是太子也不行。
对此,裴清殊的养母傅皇后也深表赞同。
&ldo;我看得出来,你父皇是真心不想再继续做这个皇帝了。不过他在位这么多年,若是他一提出退位,所有人就毫不犹豫地去附和他,未免太伤他的心。&rdo;坤仪宫里,傅皇后慢条斯理地分析道:&ldo;你且再等一等,等到群臣都劝说不了皇上之后,你再继续推辞一番。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你再答应登基。&rdo;
裴清殊颔首道:&ldo;母后所言极是。&rdo;
别看裴清殊这个太子现在看着风光,二十年之前,他却是在冷宫里出生的。
当年,裴清殊的生母俪皇贵妃被人栽赃陷害,致使皇帝在误会之下将怀着身孕的俪妃打入冷宫。
裴清殊在冷宫里长到四岁半,才被接出冷宫,送到如今的傅皇后、当初的傅淑妃那里抚养。
除了裴清殊之外,傅皇后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因此她对裴清殊十分疼爱,母子二人推心置腹,关系甚至比裴清殊和他生母的关系还要好。
傅皇后的话,裴清殊自然是听得进去的。
如同傅皇后所说,皇帝现在退位之心已定。从下诏之后,他就拒绝再处理任何政务,拒不出席大朝会。
内阁之中,奏折堆积如山。
无论是怎样紧急的公务,皇帝都咬着牙拒不处理。
群臣的态度,也由一开始的坚决反对,开始逐渐动摇。
既然皇帝下诏退位,并非说说而已,那么他们现在最需要讨好的人就不是这位即将退居后方的&ldo;太上皇&rdo;,而是裴清殊这个新皇了。
有些人胆子比较大,不怕得罪现在的皇帝,就十分积极地上书,恳请皇太子登基。
皇帝现在可以说是撂挑子不干了。内阁大臣们刚开始还追着皇帝求他朱批一些重要的奏章,结果皇帝干脆收拾行装,搬去了河北行宫,让大臣们找不到他。
阁臣们没有办法,只能把奏章搬去太子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