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明写完之后,呼了一口气出来,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ldo;皇上,您这才继位短短半年的时间,可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啊!要是换了其他人,恐怕这个时候才刚刚完成大臣的调动和后宫、外戚的封赏,还在忙于参加各种宴会呢。&rdo;
裴清殊苦笑了一声。
就算是这样,他还是觉得远远不够。
裴清殊:&ldo;再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列一下吧。&rdo;
公孙明点点头,这回换做裴清殊来说了。
&ldo;第一,在税制改革方面,等春税收上来之后,朕要在大朝会上与群臣共同商议此事,集思广益,寻求更多合理增加朝廷赋税的方法。&rdo;
现在裴清殊就是有那个心,也不能在上一项改革还没有见效之前就进行下一步。因为他必须认清楚现实。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就是再着急,也不能把大臣们压榨得太过了,事情得一件一件地做才行。
&ldo;第二,裁军方面,光是整顿京军还远远不够。河北、西北、山东、河南……各地驻军都要逐一进行整顿。&rdo;
公孙明一边点头,一边奋笔疾书。
&ldo;第三,全国人口和土地调查必须尽快进行,否则一来不利于局势稳定,二来不利于朝廷收税。&rdo;裴清殊想了想,道:&ldo;这个和安置流民,可以合并起来当成一件事情来做。&rdo;
关于人口和户口调查一事,裴清殊其实还有很多想法。不过他们现在只是要罗列计划,不需要太多细节,所以裴清殊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ldo;第四,让工部勘探煤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rdo;
公孙明笑着附和道:&ldo;是,先让他们准备着,等银子来了就可以实施了。&rdo;
&ldo;第五,三司会审。&rdo;裴清殊正色说道:&ldo;朕前些日子还想着,该给吏部和刑部也安排点什么事情做,现在正好。算着日子,九皇兄和虎子他们也快回京了。&rdo;
说起这个,公孙明收起笑容,神色凝重地说道:&ldo;皇上,到现在还没有阿煦的消息,阿煦他会不会……&rdo;
&ldo;不会。&rdo;裴清殊斩钉截铁地说道:&ldo;阿煦他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rdo;
公孙明还是不放心:&ldo;话虽如此,可我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不行了不行了,今晚回去之后,我非得为阿煦算一卦才行!&rdo;
公孙明不知道的是,此时在千里之外,他所派出去的手下,已经找到了傅煦。
山林中一处不起眼的茅草房里,一名绿衣女子用清水浸湿了帕子,动作轻柔地帮傅煦擦起了脸。
傅煦张口想要说话,但他烧得嗓子都哑了,只能发出模模糊糊的声音来。
绿萼浅浅笑道:&ldo;傅大人放心,我已经写信给公孙公子,告诉他我找到您的事情了。您就安心养着吧,等您身子好些了,咱们就回京。&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