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一个家族里,只有户主的手中才能持有户帖,以至于出门在外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官府、学校等地核实起个人信息来也不容易。
现在年满十岁者,都可以在现有户籍所在地的官府领取一份印有官印的户帖,以便在出行时使用。
至于十岁以下的孩童,原则上不鼓励他们单独出城,必须在户帖持有者陪同之下、登记后才能进出城,以免发生被人牙子拐卖等现象。
大齐早就取消了过路费制度,加上裴清殊继位之后严查官兵欺压百姓、胡乱收取费用等行为,所以大齐的子民从家乡来到另一个地方游历、学习、做生意,都是不需要向官府交钱的。
不过现在,在各地的城门口,都会有官兵抽查户帖。
如果拿不出户帖的话,则有可能被怀疑为逃犯,甚至是敌国的细作。
检查户帖,主要是为了提高国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样一来,抓起罪犯时也更容易。
新政实行之后,许多喜欢小偷小摸之人,还有到处流窜,以乞讨为生之人,都老老实实地做起了正事。要么找地方做学徒,要么去给朝廷做工。
大齐比较人性化的一个地方就是,不会强迫百姓服徭役,给朝廷做白工。凡是为朝廷做事者,都能得到一定的工钱。
如此一来,裴清殊登基一年之后,老百姓们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从前相比有所提高。
尤其是最底层、没有私有土地的农民,过去他们不得不为地主、士绅耕种土地,替一些奸商和贪官分担沉重的赋税不说,他们辛苦了一年,很多时候所能得到的粮食都没办法让一家人吃饱。
现在他们给朝廷做工、耕种官田。在裴清殊严惩贪官,派出大量监察御史的情况下,这些老百姓们大都按时拿到了粮食和工钱,过上了起码能够吃饱穿暖的生活。
由于士绅免田税额度大幅度下降,前一段时间,大批官员、士绅纷纷将名下的土地转了出去。
有的是转回给原本的、实际的土地所有者,有的则是干脆卖了出去。
裴清殊趁着这个时候,让朝廷低价回购了一些土地。
还有各地驻军原本负责耕种的军田,也都全部收了回来。
不过就算是这样,截止到雍定元年八月,官田和私田的比例还是一比七,官田远远少于私田。
乾元殿里,阁臣陈起对裴清殊说道:&ldo;虽说土地兼并,几乎可以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底层贫农无田可种,长期被地主欺压,势必会民不聊生,甚至引发暴乱。皇上尽量控制私田,多囤积官田是对的。现在北夏匈奴和东北的辽国一直蠢蠢欲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过来,大齐内部不能再出什么乱子了。&rdo;
其实内政可以改革的地方,还有很多。光是税收这一块,商税上就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但陈起说的没错,现在在内政这一块,裴清殊最大的要求就是一个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