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边境插队手记 > 第81章(第2页)

第81章(第2页)

热闹之余,我们坐在那里闲聊,从他们的话语中却听出几分惆怅。

1974年,随着上海插队干部的撤退,知青下乡也进入转折。就拿我们队知青点来说,已经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大家在经历了最初的满腔热情并且成了生产队的劳动主力后,开始进入一场痛苦的反思:我们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走和留,是现在知青议论最多的话题。

今年,在我回队之前,生产队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队里推荐三个知青,但其中两个年轻的被大队剔除了,理由是照顾年纪大的。

年纪大,竟然成了推荐上大学的理由。

有人不服气,于是大队干部就问他是怎么对待革命前途和理想的?想不想在农村扎根?这甚至可能成为以后不再推荐他去上大学的理由。

所以,一提扎根的事,就弄得好多人很为难。

有人问李晶霞:&ldo;你有没有扎根农村的准备?&rdo;

她说:&ldo;有。&rdo;

再问:&ldo;你明年去报考大学吗?&rdo;

她回答:&ldo;不去。&rdo;

又问:&ldo;你后年去不去报考?&rdo;

她默然,然后不耐烦地说:&ldo;现在还不到后年呢!&rdo;

我对她说:&ldo;不是非要说自己&lso;决心扎根&rso;这些话的。如果想报考大学,就应该说清楚,这又不是什么坏事。&rdo;

但是想想,生产队每年除了一两个上学的名额,还有一两个招工名额,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轮到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彼此多少有一些竞争和戒备。

昊宇说:&ldo;僧多粥少,照这样下去,总有人会永远留在农村的。&rdo;

大家又议论起前不久刚结婚的程岚。

程岚是与我们一起在1970年下乡的女知青,8月份与邻队的一个上海男知青举办了婚礼,这是我们大队里第一个结婚的知青。

程岚才21岁,结婚好像早了点,但符合婚姻法定年龄。听说有些兵团农场的快到三十岁了也没结婚,孩子倒有了。

蔡景行说:&ldo;对她来说,上学招工都没有希望,转点南方又没关系,恋爱结婚过日子倒也干脆。&rdo;

我问起国明的情况。

国明曾经想让学校根据他70届的身份,按四个面向的政策重新分配。在上海折腾一年后没有结果,只好再回到生产队。回来后他一心想等招工走,连煤矿招工也想去,被我劝了下来。那是一年多前我还没上学时的事。这次我回来发现他情绪不错,觉得有点奇怪,难道他现在有了新的想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