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他:&ldo;怎么了?&rdo;
他支支吾吾地,又开始说不清楚了。
我说:&ldo;这样,先去干活,晚上召开一个车老板会,我听听大家的意见。&rdo;
晚上,车老板的会由何明英主持。
他们讨论了一会马车修理和使役上的事后,何明英终于憋不住,把车老板拉泡子泥工分低的事在说了出来。
生产队的工分一年四季是不同的,农忙时最高12分,农闲时最高8分。现在是冬闲的季节,白天也短,刨泡子泥的社员一般用五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工8分;但从西面到北面因为路远,拉泡子泥的车一天顶多拉三趟,每趟3分,车老板从早到晚要干7个小时,只有9分。虽然每工比正常工要高出1分,但他们觉得还是吃亏了。
何明英说:&ldo;人家说干活不为分,我就是为分。没有分你拿什么?去年我稀里马哈干了,掉了好多分,欠了账,那找谁去?&rdo;
车老板开始群体发声:&ldo;队上就是想卡我们的分!&rdo;
&ldo;不给分,能调动积极性吗?能出来干活吗?&rdo;
&ldo;你们知青不像我们拖家带口的,不给分我们拿什么养家?&rdo;&ldo;跟你们好好说也没用,就得来点硬的!&rdo;
人多嘴杂,都容不得我插话。
这时,何明英指着说得最凶的曹士英说:&ldo;你别那么说,为啥你不出车不请假?为啥有意见不提,要消极怠工?我有时也有意见,可是从不停车!就算是不合理,我也不能停下集体的生产!&rdo;
车老板一听这话,蔫了。
我这才接上话头:&ldo;这样吧,你们觉得自己每天要比刨泡子泥的多干两个小时,那是把在家门套车到卸车都算上的。但刨泡子泥的五小时,却没把他们来回路上要走一小时算上,这算法有点问题。&rdo;
&ldo;那还差一小时呢。&rdo;有人嘀咕。
我接着说:&ldo;考虑到这一小时的问题,拉一趟35分怎么样?&rdo;
看大家低头算账后不再吱声,估计能接受这个方案,我补充说:&ldo;关于工分的问题,是经队委讨论定下来的,也许会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我今天就是来听意见,看看有没有要改进的。但是要改,也必须经过队委会。我只能把这事在队委会上提出来,无论什么结果,队委会最后定了,大家都要接受。这不是谁硬谁不硬的事,有意见可以提,但不能消极怠工。如果大家都消极怠工,打不出粮食,就是给你一天拿100分也是零!&rdo;
第二天一早,趁在队部派活时,队委人员比较齐,我把调整车老板定额工分的事提了出来,几名队委没意见,通过了。
见何明英乐呵呵地套车,我对他说:&ldo;这事呀,你也有责任,队委会最初定工分时,你就应该在会上提出来。&rdo;
沟通意见,平衡利益,执行程序,团结班子……22岁不到的我要面对这一切,感到队长真不是好当的。
114、以酒对水[本章字数:136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2507:5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