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又往别处看去,只见不远处,有五六个十多岁的孩子蹲在一块叽叽咕咕地说话,神情鬼祟。
爷爷便走了过去,我也跟着,临近后,我们爷孙俩都站着听了片刻,原来那几个孩子商量着在舞龙表演结束后偷走龙头、龙身,然后毁掉。
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我理解,是小孩子心性,想出一下风头,表示一下无所畏惧的胆量,这跟我小时候拿石头砸人家窗户上的玻璃是一个来头。
爷爷笑了笑,道:&ldo;小凯,又带头淘气呢?&rdo;
孩子中最大的一个抬起头看了爷爷一眼,然后道:&ldo;没有!&rdo;
爷爷眯着眼睛,道:&ldo;看他的面相!&rdo;
这话应该是对我说的。
我乍一看这孩子的面孔,忽然瞥见一股青芒之色自上停天中、天庭部位往司空、中正部位浸渍,再一看,那青芒之色又没了!
我大吃一惊,以我的眼力,用相色之术一瞥之间,断不会有错!
爷爷喃喃自语道:&ldo;《义山公录&iddot;相篇&iddot;相色章》说,青发于肝,五行乃木,其令为春,初起时,隐隐然如云烟,主忧已至。其色若明润而有生气者是为青之正色,发于春则不忌,余则主凶。这话的意思是说春季以外的任何时候,人身上出现青色,都是不吉利的征兆。&rdo;
说罢,爷爷迟疑了一下,又道:&ldo;后文中还说,青芒有晦光,青中带黄,交融相杂,合而为一者谓之滑色,青淡而有浮光,青中带白,交融相杂,合而为一者谓之腻色,滑、腻二色均为青色之别种,滑色主大厄将至,腻色主大厄已降!&rdo;
这话的意思是,《义山公录》将青色又分为三种,正色、滑色和腻色,正色明润而有生气,是纯青之色;滑色青芒而有晦光,是青中带黄之色;腻色乃清淡而有浮光,是青中带白之色。在春季之外的任何时候,出现青色已经是不好的征兆了,若是出现滑色和腻色,就更加不妙了,滑色预示着厄难即将临头,而腻色则预示着大难已经发生,无可挽救了!
正想之间,我便听到爷爷说:&ldo;小凯,你信不信我的话?&rdo;
小凯道:&ldo;当然信!村里人都信您!&rdo;
爷爷沉声道:&ldo;那你就快回家去!&rdo;
小凯诧异道:&ldo;回家干吗?&rdo;
爷爷道:&ldo;你不回去,会倒大霉的!&rdo;
小凯委屈道:&ldo;可是我想玩。&rdo;
爷爷一把将小凯拉起来,道:&ldo;小凯,你赶紧给我回家去,不能去偷龙头、龙身,更不能毁掉!&rdo;
小凯吃了一惊,说:&ldo;你怎么知道我要干啥?&rdo;
爷爷说:&ldo;你别管这么多,给我老老实实的回家去待着!&rdo;
小凯眼珠滴溜溜地转了一圈,然后涎着脸笑道:&ldo;族长爷爷,你放开我,我不去偷龙头、龙身了,这庙会热闹着呢,那边还在搭戏台,马上要唱大戏了,我去看戏去行不行?&rdo;
爷爷正要说话,远处却有人大喊道:&ldo;快来人啊!出事了!弘德跳井了!&rdo;
第272章血鬼河童
爷爷闻言,脸色一变,对小凯道:&ldo;你一定要听爷爷的话!爷爷不会害你!&rdo;
小凯忙不迭地点点头,爷爷慌忙朝喊声起处奔去,我也跟着跑了过去。
路上,我还在想,二叔这贪生怕死的家货,竟然跳过井?
村中,一群人围在井边,纷纷往井中探头下望。
井上,有一根绳子从井口伸出,一头在井中,一头被几个村民拉着。
井旁,二婶抱着一个婴儿正哭天抢地的嚎叫:&ldo;我和元成也不活了啊!我们娘儿俩也要跳井啊……&rdo;几个妇女则在一旁劝慰拉扯。
众人看见爷爷到了,纷纷让路,爷爷瞪了一眼二婶,二婶立即停住了嚎叫,爷爷道:&ldo;弘德呢?&rdo;
二婶小声抽泣道:&ldo;还在井里,大哥已经下去救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