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冷的实在受不了,山顶的风又大,我们弄了点柴火,刨了个坑在里面点起一堆小火,逃荒似的挤在一起取暖。
按照庞老二的安排,第二天我们又分头在山顶附近排查。明知道这基本算是无用功,但还不得不做。一上午时间,来来回回兜了几个圈子,什么都没找到。我低头看了看表,已经中午十二点半了,恰好对讲机里传来庞老二的声音,叫我们回去吃饭。
我特意多走了段路,和苏玉汇合以后一边说话一边往回走。从年前开始,苏玉就跟着我们东跑西颠,野外的生活环境和居家过日子天壤地别,她本来就瘦,折腾了这么长时间,身体越发单薄。我看她的脸色不好,眼圈还微微发黑,忍不住一阵心疼,要她下午别跟我们瞎转悠了,趁着白天气温稍高一些,在宿营地那里好好休息休息。
&ldo;多个人就多份力量嘛。&rdo;苏玉笑嘻嘻的对我说:&ldo;早一天达成你的心愿,我也早一天把你押解回阳川。&rdo;
&ldo;还用的着你押我?&rdo;我一脸诚挚的说:&ldo;只要你招招手,不论天涯海角,我都跟你去&rdo;
&ldo;酸哦。&rdo;
我们俩嘻嘻哈哈一边说笑一边往回走,路过那颗老柏树时,我抬头望了望高高的树冠,对苏玉说:&ldo;你猜这棵树有多少年了?我们来打个赌,谁输了就被对方亲一口&rdo;
没想到苏玉没有理会我的调笑,急切的拍拍我:&ldo;宝贝勒,你看!&rdo;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周围依然是老样子,只能远远的看见铁柱正屁颠屁颠往回走。
&ldo;有什么可看的,那不是铁柱吗,你又不是没见过。&rdo;
&ldo;什么铁柱钢柱的啊。&rdo;苏玉揪揪我的耳朵说:&ldo;不是让你看他,朝地面上看。&rdo;
这时候正是正午,太阳懒洋洋的挂在头顶,光线透过老柏树的枝干,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影子,苏玉又把我往前拉了几步,指着地面说:&ldo;你看,这影子象什么?&rdo;
经过苏玉指点,我仔细看了看地上的影子,顿时心头一动。
这影子竟然极象一朵云彩!
如果单看老树上的枝干,什么都看不出来,但经过阳光照耀,投影在地面的影子鬼使神差一般的幻化成一朵云彩,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文章?
虽然不能排除巧合的因素,但这已经是我们两天来最大的发现了,尤其是影子的形状,和真正云彩的形状几乎完全吻合。我掏出对讲机,对庞老二讲明情况,然后站在原地等他们。过了一会,分散在各处的几个人全都朝我聚拢过来。等大家到齐,看见地面上的树影后,顿时议论纷纷。
庞老二一言不发的沉默了片刻,在树周围来回转了几个圈,然后吐出一个字:&ldo;挖。&rdo;
我们来之前带了一把仿军用的便携式折叠工兵铲,铁柱飞快的跑回宿营地,把铲子拿过来,朝手心噗的吐了口唾沫,然后双手来回一搓,握着铲子问:&ldo;二哥,朝影子这里往下挖?&rdo;
得到庞老二首肯后,铁柱吭哧吭哧的开始刨土,我们都顾不上吃饭了,围着他站了一圈。影子特别大,所以铁柱是站在正中心开始下铲的。这家伙早年间练的基本功仍旧炉火纯青,挥铲时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停滞,只不过铲子实在太小,吃土少,铁柱一边干活一边抱怨卫攀,说他准备的工具不趁手,自己满身的本事都施展不出来。
铲子虽然小,但挖出一铲土,坑就深一寸,庞老二和穆连山也轮流上阵,三个人不愧是个中好手,就凭借这把炒大锅菜都嫌小的工兵铲,从中午到下午,硬生生的挖出一个一人多深的坑。
我们看的时间长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就慢慢消失,同时还怀疑这个影子是否只是巧合。坑挖的越深,里面的人越费力气,我们在上面给他们照明,还要把挖出的土拉上来。
一直挖到两米多深,我都没一点信心了。这时候正好是庞老二在下面动手,我拿手电照明,他一铲子下去,发现锋利的工兵铲吃不进土,下面明显有什么东西。
河川鬼道第四十五节第四件玉器
更新时间:2010-10-3014:06:06本章字数:4855
庞老二立即放慢了掘进的速度,一点一点把不明物四周的土清理掉,两三把手电集中照射在狭窄的坑内,里面的情况可以看的非常清楚。随着上面掩盖的土层慢慢减少,不明物也露出了真面目。
这是一块二尺见方的石板,很厚,上面明显阴刻着字迹。
看来有门!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连忙给庞老二递下去一把手电。残山这地方可能一直很干旱,挖了两米多深的坑,里面的土也只不过稍稍有点湿气,庞老二丢下铲子,伸手把石板上面的土全都拂去,几个核桃大小的字马上就清晰的显现出来。
&ldo;二哥,上面写的什么?&rdo;
庞老二站起身,脚一蹬洞壁,翻身从坑里跃到地面,丢下铲子,拍怕手上的土说:&ldo;东八十步,深八尺。&rdo;
&ldo;东八十步,深八尺?&rdo;
刚开始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随即就明白过来,这块石板肯定是个&ldo;指示牌&rdo;,上面的字迹很明显是用来指示下一步的挖掘目标。
&ldo;这个坑没用了,填上。&rdo;庞老二重新拎起工兵锹,朝正东方看了两眼,然后对我们说:&ldo;连夜动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