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凤墨如此当真,黛玉好笑道:&ldo;凤凰只是传说中的神鸟,是圣朝的图腾。是人们盼望吉祥幸福而杜撰的一个传说而已。墨儿的箫声已经非常好了,要是有凤凰,肯定能将它引下来的。&rdo;
凤墨却有些促狭地道:&ldo;墨儿的箫声引不来凤凰,能把娘子引来也不错啊,娘子就是凤凰,娘子如果喜欢听,那我以后天天给娘子吹可好?&rdo;
凤墨的嘴巴可真是甜,很会哄自己,黛玉水眸潋滟生波,脸上滕起如花的笑靥:&ldo;好啊,娘子我可是求之不得呢!&rdo;
管箫声未散,琴瑟送流年!
黛玉拿过凤墨的碧玉箫,仔细地端详了一会,眸中欣羡不已,凤墨带给了她如此大的惊喜,想到当初水溶所说的惊喜,心里不免一动,抬眸看看凤墨。
见他此时一张俊脸因方才自己的夸奖而显得有些激动和兴奋,没有了方才吹箫时的那丝风华,依旧天真,眸中闪着得意和快乐的光芒。
凤墨见她不语,只顾端详自己的箫,便心里一转,黛玉既是才情出众,不如让她现在为自己抚上一曲。
自己曾见过她的琴,但是始终未曾听她弹奏过,心里非常期待,但作为傻子的自己,是不好求她的。
此时。
想罢,笑嘻嘻地道:&ldo;娘子,当初师傅想教墨儿抚琴,可是墨儿觉得琴好难学,而且还有讲究礼仪,太繁琐了。师傅说抚琴前还要香汤沐浴,还要点燃上好的熏香,还需屏息静气,心无杂念,所以才学了这想对来说比较容易的箫,不知娘子会不会抚琴?&rdo;
黛玉心里一动,本以为凤墨心地单纯,对于琴棋书画是不通的,现在看来是自己猜错了,想必他以前是均有涉猎,现在脑子虽伤了,但仍会留下记忆的。而人精诚所致,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或许不会因此而忘记罢。
黛玉展颜一笑:&ldo;嗯,我会抚琴,墨儿想听?&rdo;
凤墨面露惊喜:&ldo;嗯,想听!&rdo;
自己的琴倒是带来了,但自和凤墨成亲后便一时没抚过,现在每天过着一种轻松惬意的日子,比以前开心了不少,被府里的一些琐事分心而无暇抚琴自遣,听凤墨一讲,也一时来了兴致。
见凤墨长眸似含期待,黛玉微微一笑,揶揄道:&ldo;古来琴是弹给和知音听的,不知墨儿可否能听得懂琴声中的所诉?&rdo;
因自己出来时并未叫人跟着,此时只得唤过凤墨的小厮名叫如墨的:&ldo;如墨,你去将紫鹃将我的瑶琴搬来。&rdo;
如墨亦是凤墨的心腹,见王妃吩咐,忙答应着去了。
不一会,便见紫鹃和雪雁二人冉冉而来,紫鹃怀里抱着一架瑶琴,外面用紫色的绒布罩着。
二人走进书房,紫鹃忙将琴置于小几之上,向黛玉微微一笑,主仆二人早已心有默契,紫鹃小心翼翼地将紫绒布揭开,一架泛着莹光的遥琴仿若一个幽娴的淑女一般静静地候在那里。
这时雪雁已经端了一盆清水进来,黛玉见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花瓣,不由微微一笑,嘴角一抿,这些年主仆相处,黛玉的一些习惯二人早已了然于心,见姑娘欲抚琴,早已备好了相应的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