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平安,藤洛心安。
藤洛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全力组织赈灾重建之事。
为灾民新建住房和开垦播种进展虽不很快,但一切都很有秩序。
住房和耕田的分配,灾民自救社定过规矩,实施过程中,虽偶尔发生一些小的问题,但总体上进展还算顺利。
最难解决的,还是食物难题。
虽然想尽办法,采集野菜树叶,捕鱼打猎,但越来越多的灾民聚集到东平,饥饱问题还是东平面临的首要问题。
这次洪灾,城外受损远比城内严重得多。从表面上看,居住在城里的百姓好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洪灾的影响逐渐蔓延开来。
天保王朝,受上天庇佑,风调雨顺,很少发生大的灾害,因此,天保王朝对于农耕的重视,远不如之前的历朝历代。
由于很少的耕农就能生产出养活很多人的粮食,因此,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延续,王朝从事农耕的人口也越来越少,很多人转去从事商业、工匠业。
王朝百姓早已适应了社会分工的细化,缺粮买粮缺菜买菜成了人们生活的习惯,因此,少有人家会囤积大量粮食。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消耗,不仅是原来居住在城外的贫民,便是住在城里,家境相对殷实的百姓家里也几乎揭不开锅了。
东平城里,粮价一日几涨,因为抢买一小袋粮食而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富商大户的日子也不好过。
大灾之初,知府安若泽杀鸡儆猴,富商大户们不敢不从,捐出了不少存粮。
安若泽走后,府衙又接连几次去富商大户家征集粮食,富商们内心虽不满,但有了上次的教训,谁也不敢公然反对,只得乖乖地将余粮献出。
富商家的粮仓有顶,灾民的肚子没底啊。
饥荒问题,已经不仅是灾民的难题,也涉及到城里的富户。
朝廷方面,迟迟没有实实在在的赈灾举措,解决饥荒问题,还得靠自己。
在藤洛的倡导下,灾民自救会吸收进好多位居住在城里的富商。
富商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有方方面面的关系,他们的参与,更能集思广益,想出更多办法。
朝廷方面的赈灾粮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而办法无非两个:种粮或买粮。
种粮需要时间,远水不解近渴,远粮自然也不解近饥。
而买粮同样困难重重。
此次洪灾,波及甚广,到处受灾,一米难求。
东平富商虽愿意慷慨解囊,拿出钱来买粮,但周围府县根本无粮可买。
想要买粮,只能跨越几个行省,去没有受灾的地区购买粮食。
可是,山高路远,走官道大路,要穿过其他灾区。其他灾区也是饥民遍野,粮食想通过,是比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