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说得好!&rdo;两人身后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吟蘅与宁煜纷纷转头望去,只见来者是一名面容和蔼的白须老者,身穿一件极为朴素的棉衣,手持拐杖,正向两人走来。
两人忙上前,欲搀扶,却见老者摆了摆手,道:&ldo;不用,我虽然年龄大了,手脚不中用了,但是这点行动还是无碍的。&rdo;
却见老者慢慢走至两人身前,打量了两人片刻,赞道:&ldo;观两位气色,颇为不凡啊!&rdo;随即又望向孟吟蘅道:&ldo;这位小公子,刚才一翻话语却是甚得我心,年轻人,就该有此心胸气魄。&rdo;
&ldo;多谢老伯夸赞,不敢当。&rdo;孟吟蘅一脸不好意思,谦虚地摆摆手道。
&ldo;呵呵。&rdo;老者抚须笑道,&ldo;两位是外地人罢,最近秣陵城很多诡异之事,可要小心啊。&rdo;
&ldo;多谢老伯提醒。&rdo;宁煜道,&ldo;不知老伯可是常驻此处?我们二人初来乍到,有些许迷惑想请老伯解答一二。&rdo;
&ldo;呵呵,这话你可是问对人了。&rdo;老伯朗声笑道,&ldo;老朽就住在此地向北约莫十几里之处,城北荒山的一个竹林之中。要说对这片的熟悉程度,怕是没有人比我再熟了。&rdo;
孟吟蘅宁煜两人相望一眼,均是眼现喜色。
&ldo;即是如此,我二人有一事相询……&rdo;孟吟蘅率先开口道。
&ldo;直说便是。&rdo;
&ldo;敢问老伯,您可知君来客栈?&rdo;吟蘅压低声音道。
老伯闻言却是大吃一惊,&ldo;孩子,这是谁告诉你的?&rdo;
&ldo;老伯,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的。&rdo;吟蘅道,&ldo;老伯可是知道这家客栈?却不知它在何处?&rdo;
&ldo;唉,君来客栈,在半年前就已经一夜之间消失了,连个灰烬都不剩。&rdo;老者叹了口气。
两人闻言,心内皆是一震,却还是表面不动声色。
&ldo;知道这件事的人已经不多了,老朽已经好久没听人问起过了。要说起这家客栈啊,却可有的说了。&rdo;老人顿了片刻,&ldo;不知两位是否愿意给老朽个面子,去敝舍稍坐,边喝茶边谈。&rdo;
&ldo;当然没问题。&rdo;两人齐声道。
老者随即呵呵一笑,在前方为两人带路。一行三人直往北而行,踏雪和飞花花跟在三人身后,进入树林后复又左拐右绕走了一阵,最后来到了一个小木屋跟前。
只见木屋外面以篱笆作墙,围成了一个小院子,院中栽种了些许蔬菜,几只鸡在院内四处奔跑着,老者笑呵呵地将二人领进屋内。屋内陈设极为简陋,木桌上放置了若干书册,老者为二人沏来一壶茶,端来三个茶盏,为两人各自倒了一杯,最后才给自己倒上满满一杯。
孟吟蘅与宁煜二人望着老者的动作,又望向面前那盏清茶,茶香氤氲在室内,却是极香。吟蘅先开口道:&ldo;老伯,不知那家客栈是发生什么了?&rdo;
&ldo;不急,先喝茶,老朽沏的可是上好的秣陵金露,口味极佳。&rdo;老者似是不急着讲故事,仅是端起面前的茶盏,浅斟了一小口,似是极为享受。
孟吟蘅与宁煜对望了一眼,压下心中之疑,面前那盏茶皆是未动。
那老者自顾自斟饮了片刻,似是喝够了一般,悠悠开口道:&ldo;君来客栈,是一家几十年的老客栈了。最开始是一对外地夫妇开的。那对夫妇不知是何地人士,却都是样貌不凡,一看就是习武人士,估计是退出江湖了罢?他们带着一个女儿来到此地,而那个小姑娘也是极为鬼灵精怪,特别讨喜,人长的也水灵。后来不知怎么地,那十几岁的小姑娘竟然跑出去了,十来年间踪迹全无,那两口子竟也不管,我们当时都很纳闷,哪有那样的父母啊,自己女儿十几年不回家,竟也不管不问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