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岳飞看了张达一眼。
&esp;&esp;无奈的笑笑。
&esp;&esp;“当时,官家,还是支持我们北伐的。”
&esp;&esp;“只是朝中枢密使、三司使,对北伐,一直颇有意见!”
&esp;&esp;林珏在一旁,则摩挲着下巴。
&esp;&esp;“赵构,南下临安之时,大夏经济重心,其实尚未完成由北到南的转移,北方地区在经济上的活力和作用仍然很大。比如燕北地区,虽然由于战争,农业耕田,已不占优势,但是在其他类型,仍有实力,桑蚕养丝织业、冶铁业、制瓷业基础仍在,徽宗年间号称“衣被天下””
&esp;&esp;“另外当时大部分煤矿铁矿和一些盐矿也在北方,南渡之后,大宋的矿冶业、铸钱业、煤铁生产都远不如之前,衰落严重,食盐质量也因北方陷落、盐产地减少而大为下降。”
&esp;&esp;“而金国占据北方后,由于管理粗陋,本族人日不足,利用不了这些条件,只是白占地方;但大宋能收复失地,在北方地区陷落不过十余年的条件下,要恢复经济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esp;&esp;“说白了,在管理系统足够成熟、当地资源也有价值的前提下,收税的地盘肯定是越大越好。或者即便不能恢复,也能把战线前推,减轻淮浙、天府等富庶之地的压力!”
&esp;&esp;张达此刻一拍桌子。
&esp;&esp;“就是这么个道理!”
&esp;&esp;“可是国家当年都那样了,朝廷里的那些江南乡绅出身的文官,还藏私心!”
&esp;&esp;“你当年在临安,就是杀得还不够彻底……”
&esp;&esp;张达的声音在此时一顿。
&esp;&esp;他眨巴了两下眼睛,似是意识到自已说错了话,立刻端起酒杯。
&esp;&esp;林珏挑了挑眉,咳嗽几下。
&esp;&esp;连忙转移话题。
&esp;&esp;“北伐之时的财政账说明白了……”
&esp;&esp;“北方也已经收回来了,为何后来,还会起兵祸,义军四起?”
&esp;&esp;软禁?此生谁料,心在沙场,身老中州!
&esp;&esp;林珏此刻把头转过来,盯着岳飞。
&esp;&esp;眼神闪烁。
&esp;&esp;岳飞则呼出一日浊气……
&esp;&esp;“北伐一事,如果不北伐收复失地,南方百姓不但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负担,忍受原本富庶安定的乡土成为前沿地带的弊端,还得容纳数量巨大的北方移民。而若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则可以极大的减轻这些压力。”
&esp;&esp;“再加上靖康、建炎年间,金军南下时曾打到京西、江西北路和两浙大搞三光,其事到绍兴十年,也不过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