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阿瑶可好?&rdo;
苏蜜儿与苏珮岚面上均有不程度的难堪,倒是蓼氏仍然笑盈盈的接过话:
&ldo;阿瑶是打小便被我宠坏了,方才马车上还与我闹脾气呢,一会便好,王妃不必挂怀。&rdo;蓼氏一脸关切地看着苏令蛮道:&ldo;倒是王妃……您最近可是没歇息好?&rdo;
苏令蛮面上一僵,要说歇息,晚上确实是难得能睡一个囫囵觉,可这气色不好却是绿萝巧手装饰出来的,只讪讪笑了笑:&ldo;尚,尚好。&rdo;
下仆交过邀帖和身份信物,宫门卫便退开身去,看着这一行鲜衣怒马之人进去。
&ldo;看来攀了高枝就是不一样。&rdo;
一人突然有感而发。
&ldo;你以为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嫁进去便好过?&rdo;有当值者尚能记得上一回见敬王妃时其人的容光焕发、倾城国色,不免叹了口气‐‐美人蹉跎啊。
可再转念一想,再蹉跎,也轮不到他一个寅吃皇粮、每日紧巴巴数着钱串子的宫门卫来操心,便又丢到了一边。
进了朱雀门,早有辇轿备好,一人一顶等候在旁,苏令蛮当先便上了一顶,继而蓼氏、苏玉瑶等人依次上轿,由着宫人一前一后地抬着在长长的过道里走。
穿过外墙,进入内墙,抬轿之人行步又稳又快,不一会便将几位贵人抬到了恭太妃的清华宫。
陈设不变,带着点常年不变的老旧清简,与上一回见无甚两样,唯独不同的是,房内的熏香成了春日怡人的茉莉香,一扫满屋的尘气。
&ldo;太妃。&rdo;
苏令蛮盈盈福了半礼,恭太妃一叠声地&ldo;哎&rdo;字中,宫人殷勤而热切地端来了座椅,蓼氏与苏令蛮次第坐下,纷纷寒暄起来。
场面话三人都是驾轻就熟,不一会便互相应和着便将气氛炒热了。
恭太妃视线落在蓼氏身后的苏玉瑶身上,招了招手,逗猫儿似的唤:&ldo;阿瑶,来姑姑这儿,来。&rdo;
苏玉瑶得了蓼氏首肯,乖顺地坐到了恭太妃坐下的小矮杌子上,恭太妃看着她一连道了几声&ldo;好&rdo;字。
蓼氏这人精,哪还不知道恭太妃是给圣人当马前卒来了,为着安抚鄂国公,不粗暴地直接下旨,反让太妃这辈分高的来当说客,可不是给足了鄂国公面子?
单为着这一手,她便忍不住为这圣人&ldo;礼贤下士&rdo;的姿态鼓掌。
&ldo;阿瑶这丫头,哀家也算是看着长大的了。当年哀家第一回来京城时,阿瑶才是个小不点,就这么大‐‐&rdo;恭太妃比了比膝盖,&ldo;不想现在都到了能嫁人的年纪了。嫂子可有看中的儿郎?可莫要浪费了阿瑶这般人才。&rdo;
这话说得高明,先拉拉感情,忆忆早年,再捧一捧阿瑶&ldo;这般人才&rdo;,不可浪费,听得人心底舒坦。
蓼氏摇头,阿瑶没定亲,这是明摆着的事,&ldo;我一直偏疼阿瑶,便想在身边留个几年,相看之事,还是等明年阿瑶及笄了再说。&rdo;
&ldo;这哪能等?&rdo;恭太妃抚了抚苏玉瑶发顶,柔顺的手感不差,道:&ldo;不早先定下来,好儿郎可都要被人抢走了。&rdo;
蓼氏没接这个话茬子,苏令蛮却道:&ldo;看太妃这样,心里可是有好人选了?&rdo;
恭太妃绕了几个圈子,终于将圣人给供了出来,苏玉瑶在座下无精打采地垂着脑袋,听闻也不诧异,只昂着脑袋道:
&ldo;承蒙太妃娘娘看得起,只是阿瑶不打算嫁人。&rdo;
恭太妃再三劝说,奈何阿瑶这人是死脑筋,咬死了不肯改口,太妃无奈,只得先将几个小的劝出了房,由宫人领着去御花园玩,打算先亲自将蓼氏劝服了。
御花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