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头见赵志沉着个脸,笑道:&ldo;有想法就说出来。&rdo;
赵志笑道:&ldo;场主可以给我看看账吗?&rdo;
曹老头脸色一沉,身边的刘老头也是脸色一变,显然赵志这话说的极不合时宜。
赵志不管这些,一天十五文,猴年马月攒到十两银子,到时候怕是菜芽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ldo;曹场主,不是小的狂妄,如果曹场主能跟小的详细讲讲情况的话,小的可以提供些意见,不敢说扭亏为盈,少亏一点还是能办到的。&rdo;
曹老头听的目光一闪,沉吟了片刻道:&ldo;你们两个跟我一起来。&rdo;
赵志心下一喜,急忙跟着来到一个房子里。
曹老头叫二人坐下,取出一本账簿来念道:&ldo;场子里现有工人八十九位,监工两名,账房一名,月工钱开销十两银。开元二十六年,就是去年,上供各类瓷器合计三千余件,收款四百两,工钱支出一百一十两,原料采买二百一十四两,泥水工各类支出十五两……&rdo;
赵志一边听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四百两可是相当于六千石米啊。曹老头念完了,目光直视赵志道:&ldo;你说吧。&rdo;
赵志想了想,咳嗽了声:&ldo;首先,还是说说这三千件上贡的瓷器。一年三千,一月三百,一天十件?太少了吧。&rdo;
曹老头面色不愉:&ldo;一天十件上等瓷出来少了?&rdo;
赵志笑道:&ldo;一天四窑,出十件上等瓷,那些微有瑕疵的呢?&rdo;
曹老头脸色微微一红:&ldo;不瞒小兄弟,次品一般都是瓷商来收走了。&rdo;
赵志微微一笑:&ldo;如果那烘干之法可行,想必能打量提高上等瓷出量吧。&rdo;
一边的刘老头点头道:&ldo;如果真是可行的话,能到四成,估计一天出四窑可就不够了。&rdo;
赵志一拍大腿:&ldo;不错!我的想法就是,一,提高工资,延长干活时间;二,完成了三千件之后,全力烧制民用瓷器陶具;三,按原账上报,每年依旧问上面拿四百两。四,原料采买用多家商人竞争,每月初一提供下个月的原料,保证有一个月的存货。其他的还有些小问题比如泥水匠这些,完全可以自己养几个,十五两?一人一个月半两银子我也够养两三个全年在这里了。&rdo;
赵志这话说完,曹老头目瞪口呆:&ldo;烧私窑?犯法的。&rdo;
赵志摇头道:&ldo;私窑犯法?不见得吧,次品被收就不犯法了吗?做个假账,把私窑烧制出售的利润也报一部分上去。上面见咱们上贡的东西没少,反而还多了些钱,夸还来不及呢。&rdo;
曹老头听了也不说话,一边的刘老头问道:&ldo;原料是怎么回事?&rdo;
&ldo;你们现在的原料肯定是别人送过来的,对吧,咱们放出话去,以后的原料大家都有机会来抢,生意你要想做,都要把自己的原料拿出来放一起比比,比价格比质量!哪个的物美价廉咱用哪个的。一月开一次会,原料都送来检验,我敢打赌,用了这个法子,一年用料不会超过两百两。&rdo;赵志一边说,一边心里鄙视起这两个老头:&ldo;不就是招标会嘛,说的太高深怕你们不懂,可愁死我了。&rdo;
曹老头这回倒是听的欢喜,连连点头。
老刘头又道:&ldo;这个法子好,可是咱一旦烧了私窑,可就要单风险了。&rdo;
赵志道:&ldo;现在大碗多少钱一个?&rdo;
曹老头笑道:&ldo;大碗市面上三文钱一个,出窑一文半一个。&rdo;
赵志张口就道:&ldo;咱五个四文!进200个送10个!咱们是官窑,咱们开销有上面报,谁能跟咱们比价格?刘叔,咱们要烧大碗,一天出多少?&rdo;
刘老头笑笑:&ldo;那是粗陶瓷,一天六七百肯定是有的。&rdo;
赵志笑了说:&ldo;少说了吧,我看工资涨了,时间长了,一天最少一千两百个!一天一两银子,一月干十天,一年也有一百两吧。&rdo;
曹老头摆手道:&ldo;胡说,胡说,一月干十天你贡品不烧了?&rdo;
赵志笑笑:&ldo;烧!自然要烧,二十天一天二十个一月也有四百了。&rdo;
曹老头笑道:&ldo;年轻人,想的总是好的。但是要眼睛放低点,做事不是那么简单的!&rdo;
赵志扁嘴道:&ldo;不行?那就全力烧贡品,自个拿出去卖!把那些有钱的都找来!
一定挑最好的原料!雇佣长安的画师,烧就要烧最好的东西,完了标个御用两字。拿到手就丢不掉!陶型怎么独特怎么来,什么瓶壶杯碟的,能烧全部给烧起来,旁边弄一展览房子,里边摆几个波斯美女,买家一进门,美女就来一句:ayihelpyou?sir?一口地道的波斯话,要他们听不懂的。
这边再来个青楼啥的接待用,里面美女都是江南水乡的,一天光陪着喝酒就要两三两银子。
再来个啥温泉的,泡一澡五两,怎么贵怎么来!
过来的客人都是一溜的汗血宝马,你要是来一突厥的马,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来买一套瓷器得花多少钱?&rdo;
刘老头听的目瞪口呆:&ldo;我看怎么也要一套卖个十来两吧。&rdo;
&ldo;十来两?那是成本!二十两一套,你还别嫌贵!不打折!你要研究那些有钱人的心理,愿意掏十两买的老板,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