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小兄弟可有上过学?”他问道。
吴均站起身来行了礼站着毕恭毕敬的答道:“莫爷爷,您叫我阿均就好。我去年6月上的学,跟三娘先生学了《弟子规》、《三字经》还有《春秋》三本书。”
“哦?”莫叔叔闻言很是惊奇,他又颇有意味的看了眼三娘。他知道三娘有学识,可是毕竟是个奶娃子,读过的书有限,见识也不多,况且,这个吴均又比三娘年长几岁,三娘怎么教的了?
三娘知道莫叔叔的疑问,也怕他笑自己班门弄斧便笑着解释道:“因为在家里闲来无事,就随便教了他们几个字。”
莫海天笑着没有说话反倒跟三爷爷一样考起了吴均,他问道:“既然你读了春秋,那也知些国事,那我问你,你对朝代更替怎么看?”
三娘咋舌,这个跟春秋没什么关系吧?
吴均想了想毫不迟疑的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些不过都是自然之道。。。”
接下去吴均凯凯而谈,引用的都是《春秋》里面的句子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还有三娘讲的三国里面的那些事情,这让莫叔叔听得津津有味。
末了,莫叔叔笑着拍手称赞道:“不错,不错,有见识,只是可惜上学的日子尚短,学识还是有些浅薄。”
二爷爷跟吴煊听了心头均是一喜,今天连续两个懂学问的人说吴均有才,这怎么能让他们不开心?只是。。。他们又不免担心,三娘说了她教不了吴均几年,那以后吴均该去哪儿进学?
“莫叔叔说的是,我学问有限,再过些时日我怕就教不了他了,莫叔叔,咱们处州这片地方有没有好的学堂?”三娘问道。
“该县倒是有个学堂,不过那先生我不看好,你们放心,吴均这个好苗子我也看好他,我会给他好好留意着。”莫叔叔道。
二爷爷他们又是一阵道谢。
就在这时,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传来:“爷爷,饭要摆在哪儿?”
三娘转头看见一个穿着鹅黄色裙子的少女婷婷玉立的站在大厅。
叫莫叔叔爷爷,那就是莫叔叔的孙女喽?三娘心想刚想收回视线却发现吴均突然不如往常那般淡定,有些坐立不安,就连双颊也止不住的红了起来。
她正好奇的时候,莫叔叔已经咳了一声对孙女道:“莫莲,休得无礼。”
原来是莫莲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吴均,三娘差点嗤笑出声,吴均这孩子以外都是一副淡定的模样,怎么被一个小姑娘给看的不好意思起来?
难道。。。三娘心里暗暗吃惊,难道吴均跟莫莲来电?
“爷爷,您还没答我饭摆哪儿呢!”被爷爷说无理,莫莲还是依旧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不过终于收回了视线,声音清脆的问爷爷。
莫叔叔对这个孙女颇为无奈,只得瞪着眼睛道:“还能摆哪儿?你不要没事找事?”
莫莲闻言朝爷爷吐了吐舌头,一溜烟就溜走了。
莫叔叔讪笑着对三娘等人道:“呵呵,那是我大孙女,莫莲,从小古灵精怪的,我都管不住。”说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说着话,莫叔叔带着三娘他们移步饭堂。
三娘原本以为莫叔叔家大门那般的小,这莫府定然也小,也没有二爷爷说的那帮气派。
可是待三娘跟着莫叔叔走过一道门之后竟是别有洞天。
这是一个园子,园子里有假山,有盆景,有鱼池,还有凉亭,园子四周是游廊。
三娘跟着莫叔叔走过一段游廊又走过一道圆形拱门,便到了饭堂。
此时饭菜已经摆好,碗碟是均一色的青色瓷器。
三娘知道松源县产这种瓷器。
“快坐。”莫叔叔招待着。
可三娘突然不好意思坐下了。她突然发现她不该来的,这一桌子就自己一个女人,刚刚那莫莲不在这一桌,莫莲的母亲也不在这一桌。
如果这是在现代,那是无所谓,可是这是古代。这里也不是讲礼数的乡下人家而是在县城里的大户人家。
男女分桌吃饭,这个三娘还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