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仁的带领下,卢作孚上了第二辆车。随即,前后两辆车朝码头开去。
在街道上,行人不是很多,但有不少执行的警察和巡逻的警备团士兵依旧坚守岗位,负责交通和宜昌的治安。
卢作孚不时时的拉开窗帘朝车窗外看去,欣慰道:&ldo;变了。这么早就有执勤的人坚守岗位。&rdo;
&ldo;现在是非常时期,易仁实行的是三班轮换制。&rdo;
对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易仁始终感到不习惯。
在街道周围的楼房,上面的窗户全部被布封死。在楼顶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视。军统的保护措施可谓是面面俱到。
来到码头,滩头依旧是人潮涌动。有船工、舵手、即将离开的五百名难童,还有学生、老师、公务人员、以及买到票的平民百姓。
&ldo;卢先生来了!&rdo;
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这一喊像是信号一般,码头上的人开始骚动起来。
&ldo;往后退,往后退!&rdo;
&ldo;……&rdo;
警备团一个连的士兵迅速上前维持秩序,为卢作孚开路。
卢作孚在易仁和几位护卫的保护下前往渡口。而易仁不时时朝周围观望,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奸细,包裹船工在内。鱼龙混杂,易仁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ldo;卢先生……&rdo;
&ldo;卢先生。&rdo;
周围的人在两边也不时时的向卢作孚打招呼,而卢作孚带着微笑不断的挥手回敬他们的热情。
来到码头渡口,五百多名难童一直在等候。
卢作孚看了下天色,对民生公司的工作人员命令道:&ldo;好了,准备上船吧。&rdo;
几百名孤儿难童在卢作孚亲自护送下第一批上船。
&ldo;卢叔叔,再见&rdo;
&ldo;……&rdo;
经过卢作孚眼前的孩子不断的向他挥手告别。
&ldo;再见一路顺风。&rdo;
卢作孚也不断的挥手,回应着那些孩子感激目光。
孩子全部上船之后,&ldo;嘀嘀&rdo;一声刺耳的汽笛声响起。声音响彻码头,响彻长江两岸。两艘装满难童的火轮缓缓的朝西而去,宜昌大抢运在这汽笛声中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