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大唐极品纨绔 > 第597章(第1页)

第597章(第1页)

杜荷严肃的说道:&ldo;国号都订了是明,那就要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要是碧娘不幸玉碎……我亲自去!咱们汉人就是要有骨气!哪怕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冲上去!&rdo;

纵观华夏的历朝历代,虽然汉唐时期武功强盛,国力称雄寰宇,但是杜荷最为推崇的还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

如果去看明朝的战史,人们就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刺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论是哪种情况,都绝不认输。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有荒谬的,没错,人们多半都知道朱元璋当初起兵的时候有多么勇武,多半也听过后来成了永乐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么英明,你也多半听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么的&ldo;荒唐&rdo;,可是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却没有一个是软骨头的。如崇祯皇帝天子殉国,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如隆武战死沙场,如绍武被俘,绝食自杀。

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暂时的也没有。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坚持抗击清朝达38年之久。

明军能够保持这样持久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个民风柔弱的朝代。无论是明朝的帝王还是百姓,都有着刚毅不屈的性格,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ldo;嘉定三屠&rdo;还是&ldo;扬州十日&rdo;,当看到&ldo;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rdo;这样的言语,当看到&ldo;自闰六月初嘉定人民自发起义抗清,两个月内,大小战斗十余次,民众牺牲两万余,史称&lso;嘉定三屠&rso;&rdo;这样的记载,即使对那一段历史从未过问,也不可能不为之动容。

明朝建国的时候定都在南京,后来则迁都北京,迁都的目的,则是为了&ldo;天子守国门&rdo;。从明英宗开始,再到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是国难临头也没有舍弃皇都自己逃跑,这正是&ldo;君王死社稷&rdo;。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很多人总是认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耻大辱也是无能的表现,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汉高祖最后的解决方案,则是由汉朝去给单于的阏氏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一举打败了蒙古,正所谓&ldo;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rdo;。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ldo;全辽可复&rdo;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ldo;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亡&rdo;,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当年明朝崇祯皇帝殉国前怕李自成伤害无辜百姓,就写了一首绝命诗给他:&ldo;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rdo;现代人觉得死后把头发遮挡在面部没什么,死都死了还能怎么的?但是古代人认为这样做就会做孤魂野鬼,或者到了阴间没有人知道这样的人是谁无法投胎来世在做人。就是十恶不赦之人也很少这么做。从这点来看,如果当年洋鬼子来中国的时候要还是明朝估计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此时的武碧娘与苏定芳已经进入吐蕃境内,席君买则是驻守文单以防不测。

&ldo;轰隆!&rdo;马蹄声宛如雷鸣一般,一支明军突然冒了出来,旋风般朝吐蕃军队冲了过来。为首的乃是一员女将,穿着明光铠的正是武碧娘。这一队就是明军的骄傲,破军!

正文第332章战吐蕃

更新时间:10-1013:53:39本章字数:4610

&ldo;弟兄们!杀啊!为当年死去的兄弟姐妹报仇!&rdo;挥舞着手中的长枪,武碧娘一马当先就冲了上去。

&ldo;唐军?&rdo;吐蕃兵士万万没想到唐军突然杀到,大是震惊。

&ldo;休要惊慌!&rdo;万夫长打量了一番,唐军人数并不多,不过五千多人,与吐蕃军队比起来人数实在是太少,万夫长看清楚之后,突然狞笑起来,道,&ldo;就这么一点唐军,还不够吐蕃勇士塞牙缝呢!吐蕃的勇士们,杀啊!&rdo;

一边喊着,一边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刀花闪现,率先冲了过去。

&ldo;杀光唐军!&rdo;吐蕃兵士咆哮着,或弯弓搭箭,或挥着弯刀,抛开了百姓,转而朝明军扑了上去。

&ldo;嗖!嗖!&rdo;

一阵尖锐的破空声响起,明军的箭矢如同雨点般射来,仅仅是第一波箭雨的打击,那些只是身穿麻衣兽皮的吐蕃兵士中箭落马者不下数十人。

破军虽然人数少,却是装备精良,他们手中的弓弩射程比起吐蕃兵士手中的弓箭要远得多,吐蕃兵士还没有够着破军,就遭到破军的射杀。

弩箭是明军的基本技能,弓箭之道,可以说明军将士的箭术就算是和后世弓术卓绝的蒙古人相比,也不遑多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