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日郑氏果真带着娘家大嫂和侄子郑元上门来了。
薛陆正好沐休,他们来的时候正好见了一面。但郑元是外男,只给常如欢夫妇请了安便被薛陆带到书房去了。
郑氏与常如欢说了好些话等郑元回来这才告辞离去。
等人走后,常如欢问薛竹道:“如何?”
薛竹红着脸点了点头,她对郑元实际并无多少感觉,只是觉得她五叔和五婶觉得好的人就一定真的好。
薛函和薛菊当时也和薛竹躲在后头看了,薛菊道:“还不错。”
而薛函则眼神闪了闪,没有说话。
常如欢只顾着与薛竹说话了,倒真没注意薛函的变化。
谁知过了几日郑氏忽然登门,表情难堪,艰难开口道:“这婚事怕是有变。”
常如欢一听眉头一皱,有种不好的感觉。
那日相看之后郑氏便派人来询问这边态度,因为知晓薛竹的态度便给了肯定答复,现在有变
“罢了,都是冤孽。”郑氏叹了口气,摇头道,“我那侄儿本说与小竹姑娘的,小竹姑娘我也甚是喜欢。可我侄儿不知何时与你家小函姑娘见过面,回去与我家大嫂说要娶小函姑娘。”
她侄儿的话是,薛竹和薛函都是薛陆的侄女,娶哪个都是与薛家搭上关系,两家都是姻亲,他见过薛竹,也见过薛函,觉得薛竹没有薛函有意思。
郑氏当时被气个仰跌,差点就甩他一巴掌。
奈何娘家大嫂在边上看着,认为儿子说的没错,不肯认错。
最后郑氏回去与曹正商量一番,决定上门推了这门亲事。谁知郑氏娘家大嫂突然哭着登门,说郑元书也不读了,饭也不吃了,对爹娘直言,若不让他娶到薛函,他就死了算了。
郑氏气的差点破口大骂,无奈之下只能背着曹正登了薛家门来探口风来了。
说实话她自己说出这话都觉得丢人,奈何郑元已有几日未进食,而他又是郑家独苗,她只能厚着脸皮说出来了。
常如欢听完这话眉头一挑,觉得这事有意思。
郑元见过薛函?
薛函来京城才多久,出门的次数少的可怜,偶尔出去也是姐妹几个一同出去,难道是那时候见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