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爷扫到屏风就来帮忙了。”说到这,榆嬷嬷脸上带了笑。“十爷力气大,奴婢就是出了一点小力。屏风抬过来,试了一试,传来的声音就没这么大了。外面的声音也小了一点,站在门边的时候才能听到宋格格的哭声。”
“那到底是什么事?”宛宜之所以刚才在堂屋的时候没问,是怕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问了什么会不会被迁怒。
“还不是她想得宠。”榆嬷嬷撇嘴,不高兴地说道:“爷这是去办差又不是去游玩。就是去游玩,爷身边跟什么人,也是福晋您的吩咐。宋格格不来求福晋,直接去找上爷,期间……”
“期间什么?”宛宜看榆嬷嬷不说话了,忍不住跟着一问。
“就是福晋上一次去江南的事情。”宋格格说四阿哥上一次去江南不也是差事,还不是和福晋在江南一呆就一个月。
说白了,这蠢女人压根不信四阿哥是真的失踪了。
毕竟身边只带了一、两个人和单枪匹马没什么区别,却能从包围圈中逃出来,宋氏就以为是假的。
这种事情历来也不是没有,许多事情都是有夸大的。比如某某人只能举千斤石,就会被说成可以举起一座山。又比如说某某人的肚子好似无底洞,不过是比寻常人能吃一些,却也是被夸张成可以一气吃了上百人的饭量。
只是……
“她怎么会这么想?”宛宜觉得实在好笑,四阿哥这人让他夸大一点不是没有。这种政治意思他还是有的,可最多也只是把能吃一碗饭说成十碗,而别人则是一桶饭。这就是里面的差距了。
再者事与事之间也有不同。
金坛县一事,归根结底涉及到了曹家。康熙宠爱曹家是有目共睹的,而四阿哥是要搬到曹家,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他就不可能夸大事实,更必须要实事求是。
情况也的确如此。
正因为四阿哥实事求是到,康熙问了许多人之后都知道这个老四说的是事实才更无奈,从而曹家也让他暗生不悦。
朕这般器重你,对你好。可你偏偏这样回报朕,之前没有捅出来就算了,现在捅出来了,而捅出来的人是朕的亲儿子。
附和的也是朕的亲儿子,还是最为信任疼爱的太子。
这曹家就慢慢在康熙心里失去了信任,而五儿的事情本来和曹家无关,偏偏爆出来的时间至少先后顺序。
康熙盛怒之下,“冒犯”他这个皇帝和皇家的威严的人必然是不能容忍。
对于这一次四阿哥被分派去塞外,宛宜心底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塞外的科尔沁草原是康熙所防备的,同时也是利益的结盟者。
端看四阿哥能不能把握住,作为年长的几个皇子中,比较早接触那边的人,公主的事情固然有可能会让那些人恨上四阿哥这个查访员,可处理好的话,却是有极大的利益。想四阿哥历史上能从九龙中拔得头筹,得到最后的胜利果实。这点认知应该还是有的,对官员要严苛,是因为康熙还在。
对科尔沁草原,就是康熙都是安抚居多,否则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嫁了妹妹嫁女儿嫁了女儿嫁孙女,直系里面不够宗室里面找,宗室里面不够官员里找数凑。
四阿哥也算是康熙在教养太子的时候,顺带教养了的。作为唯二的两个直接接收康熙仁政思想的四阿哥自然应该比较了解康熙的心思。
这种一点利益都没有得到,反而会惹了康熙不喜,让自己到处都是敌人的蠢事,别说是四阿哥了就是这一次跟着一起去的十阿哥都不会做。
十阿哥固然看着小霸王,鲁莽。可皇子们去上书房读书,可不是真的只学之乎则也的。
对于塞外之行,四阿哥必须严肃而又小心,还得护着十阿哥,以他把弟弟护在羽翼下就会不自觉地为他以后人生打算的性格,就算到时候十阿哥没做出什么功绩,也会小小的送了功劳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宋氏了,就是宛宜这个能去进行夫人会面的嫡福晋都要被嫌弃成包袱。
所以说,宋氏这不是找骂吗?
宛宜想不通了。
“她就这么蠢?”
榆嬷嬷笑了笑,还是低声说道:“奴婢觉得不是蠢,而是看清了府里的格局,却没有看清自己。”
特别是在嫡福晋生下嫡子,地位非常稳定,而李氏先有了大格格,现在又有了第二胎,虽不知那女,可有两个孩子的话,就算大家都是格格。李氏也已经一跃成为四爷府后院中嫡福晋之下的第一人。
而此时的四阿哥才二十不到。
日后还会有不知道多少个的女人,宋氏是知道四阿哥对四福晋不一般。可四福晋如今容颜正好,但以后呢?
她这个先一步老了的女人,不就是前车之鉴。
二十多岁,在宛宜原先的时代正式鲜花正盛的时候,而在古代已经可以算是老女人了。青春逝去,引来的就是花朵的凋谢。
可能是在受了什么刺激下,宋氏想着拼一拼。
可这刺激是什么?谁给了她刺激?宛宜抿了抿嘴唇,这些都是要去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