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反复修改结构参数,对比了数十种磁铁排布方案,终于获得一个磁场聚焦性能最优的特殊磁场分布方案。
这个方案采用了八磁铁的换向排布,可产生交替强强磁场,使飞镖在轨道内受到大小相同、方向交替的推进力,获得近似恒定的加速度。
大量仿真验证了这种磁场的聚焦稳定性,飞镖可以被牢牢约束在轨道中央,获得持续的电磁推进。
极高水平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确保了电磁炮的结构设计、电流设定和磁场分布的精确匹配,达到了理论上的最佳参数配置。
通过近半年时间的不懈努力,首台隐形快舟的试制终于在奉天造船厂完成。
这种飞快的战舰成功融合了种花多项尖端技术,由500名科研人员和赵学成带领完成。
首次航行中,它依靠8台涡轮发动机和超空泡减阻技术达到了时速80节的极速,完全验证了设计指标。
200米长的巨型快舟仅有20%的船体与水面直接接触,气泡幕层将大部分船体悬浮于水面之上,极大减少了水面的阻力。
这为其实现每小时80节的极速奠定了基础。
同时,船体表面涂有光学隐形涂料,使雷达反射截面小于0。01平方米,几乎无法被敌方雷达发现,获得了良好的隐身性能。
高速机动和隐形设计使这种快艇成为水面上最难缠的对手。
配备的电磁轨道炮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性能。
2特斯拉强磁场牢牢约束着金属飞镖,使它在轨道内稳定加速到时速3000米。
自动装填机构与精密的电子控制系统结合,可以每秒向电磁炮提供50发准备发射的金属飞镖,实现了惊人的每秒50发射速。
首次试射验证了这种极高的持续射速,同时飞镖的轨迹重合度高达99。5%,精度超乎想象。
这种前所未有的电磁武器对传统舰炮形成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标志着种花海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战斗力时代,将彻底改写水面作战的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观看试射的海军司令们无不兴奋万分。
“太厉害了!这种新武器简直碾压传统舰炮!”
“以后装备这种快舟,我们的海军将所向披靡!”众将领纷纷看到了建立蓝色海军梦想的曙光。
在隐形快舟取得成功后,赵学成并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而是迅速着手在此基础上,研制更多小型快速舰艇。
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海军对于局部战争快速化的迫切需求。
这批小型快艇继承了隐形快舟的关键技术,比如超空泡减阻系统和涡轮发动机等,同时在尺寸上做了缩小,排水量在50-100吨,船身长度在10-15米。
但是保留了80节的极高航速。
这种极速的小型快艇成为了海上的“蚊子”存在,可以进行各种迅速的袭扰作战。
其高速机动让它难以被敌方系统瞄准,在近海对大型舰艇实施非对称战争,发挥巨大的战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