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影视编辑器 > 第173章 经济触角(第3页)

第173章 经济触角(第3页)

周正杰一怔,随即恍然:“呃……是愚兄失言了。”

苏宁眼神深邃,看着他问道:“此话是何人对你说的?在何种场合?”

周正杰回想了一下,答道:“是当涂一位颇有名望的士人,阮铭洋。他在一次文人雅集上,看似无意间对我提起,言语间颇多忧国之情,还说……还说以安邦你如今简在帝心,又身负巡抚重任,理应上奏劝谏,请陛下戒骄戒色,以社稷为重。”

苏宁冷哼一声,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哼!这是有人坐不住了,想把我们当枪使,推到风口浪尖上去得罪陛下。我们若真上了这劝谏的奏章,无论成败,都会成为清流攻讦陛下的棋子,届时陛下震怒,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我们。真把我苏宁当成只会读圣贤书的迂腐之辈了?”

周正杰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如此!这些读书人的心思,真是……多谢安邦提醒!”

尽管过程充满博弈与代价,但在苏宁全方位的谋划下,矿照和设厂许可最终还是艰难地拿到了手。

接下来,便是震撼人心的建设阶段。

在苏宁的亲自指导下,来自工业空间的、超越时代的矿场规划图和钢铁厂设计图被秘密拿出。

矿工们惊愕地发现,新东家带来了从未见过的钢铁井架,用一种叫做“炸药”的神奇之物开山破石,轰鸣声中,效率远超以往的镐刨肩挑。

虽然开采主体仍依赖人力,但安全性和效率已不可同日而语。

长江之畔,当涂山脚下,一片巨大的工地上,数以千计的工匠和劳役在几位沉默寡言、技艺超群(由AI机器人伪装)的“海外匠师”指挥下,依图施工。

高大的、融合了现代高炉原理与明代工艺条件的巨型炼铁炉拔地而起,其容积、设计的炉温与鼓风效率,远超此时大明任何一座官营或私营炼铁炉。

配套的焦化窑(用于将淮南煤炼成焦炭,提升炉温)、烧结场地、利用水力驱动的巨型锻锤等设施一应俱全。

当第一炉炽热通红的铁水,沿着耐火砖砌成的沟槽如岩浆般奔流而出,映红了半个天空,最终注入巨大的砂型模具时,在场所有的工匠、劳役乃至前来观摩的官员,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许多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见证的,是前所未有的奇迹。

唯有并肩站立的苏宁和周正杰,保持着外人所不能理解的沉静。

他们知道,这奔流的不仅仅是铁水,更是未来驰骋四海之战舰的龙骨、扞卫疆土之火炮的膛线、推动时代之机器的骨架,是一个崭新时代赖以立足的坚硬基石。

……

当涂铁厂出产的第一批烙印着“周”字徽记的钢材,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立刻震惊了整个南直隶,消息甚至很快传到了京城工部。

这批钢材质地均匀,韧性极佳,无论是用于打造农具、刀剪,还是送往军器局试验性的锻造兵甲,都远胜官营铁厂的产品。

一部分最优质的钢材被秘密送入苏宁的“工业空间”,作为高精度设备生产的基础原料。

而大部分钢材,则通过“大明超市”及其背后的庞大供销社网络,以“平价”供应给旗下合作的农具坊、造船厂,乃至皇家兵器局南京分局,迅速占据了市场,并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周正杰站在马鞍山铁厂的高处,望着脚下烟囱林立、铁水奔流、一片火热朝天的景象,感受着脚下大地隐约传来的轰鸣,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转过头,对身旁目光沉静的苏宁感叹道:

“安邦,时至今日,我才算真正明白了你的雄心。你这不仅仅是为了聚敛财富,而是要亲手为这个日渐僵化的老大帝国,换上一副全新的、钢铁的骨骼啊!”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隐忧,“只是……你如今以巡抚之尊,如此大兴工商,甚至亲身参与其中,虽于国于民有利,但恐怕……恐怕会招致朝中清流非议,于你清誉有损,将来入阁拜相之路……”

苏宁负手而立,目光穿越喧嚣的工地,投向遥远的天际,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表哥,做相公,更需要有实打实的根基。若无实力,即便身居高位,也不过是他人掌中傀儡,随波逐流罢了。”

“至于非议?”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超然,几分决绝,“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清楚,脚下正在走的,是一条通往何等光明的道路。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但现在,我们必须这么做。”

周正杰看着表弟坚毅的侧脸,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这副足以承载一个新时代的钢铁骨骼,正从山西和淮南的深厚煤海,与当涂的炽热铁流中,缓缓孕育,即将破土而出,发出它震撼世界的龙吟。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