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的四大症状是发热、多汗、疼痛、乏力。
布病的主要体征是肝脾肿大、关节炎、淋巴结肿大、皮疹。
慢性:睾丸炎,附睾炎,孕妇流产。
五、病理变化
1、胎儿变化:皮下、黏膜下、浆膜下胶样浸润;可见干尸胎儿。
2、胎衣有黄色胶冻样物浸润,被覆纤维蛋白或脓汁。
3。母体子宫:
黏膜发炎、肿胀、覆盖有脓汁,子宫增厚如皮革状。
母猪:
黏膜表面有许多小结节,内含干酪样物或脓汁。
六、诊断
1。细菌学诊断
(1)涂片镜检:抗酸染色法-红色
(2)细菌的分离、鉴定(危险)
(3)动物接种:小鼠、豚鼠
2。血清学试验:试管凝集、补反
牛:乳环状试验。
羊:变态反应。
七、防制
1。检疫淘汰:用血清凝集或变态反应每年进行1~2次检验,淘汰阳性动物。
2。培育健康畜群。
3。疫苗接种:
猪2号苗:适用于猪、牛、羊,注射、饮水或气雾。
羊5号苗(M5):用于羊、牛和鹿,不能用于猪。
动物用布病活苗对人都有一定损害人用M-104冻干苗划痕,每年一次。
4。一般措施:
严格消毒,处理好流产胎儿及其胎衣,病死动物,注意个人保护等。
5。治疗:
动物不治疗,以淘汰为主。
人的治疗主要是四环素口服+链霉素注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