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①以恒定速度分裂,活菌数呈几何级数增大(繁殖数远大于死亡数)
②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特性典型
③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也比较敏感
④此期细菌几乎均为活的细菌,且生命力旺盛
⑤一般细菌对数期可持续6~12h
选:此期细菌适宜作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研究和保存菌种
3。3稳定期
是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活菌数保持稳定,培养基营养物质消耗,酸性及其它有害代谢产物积聚,PH降低,离子强度及氧化还原电势改变
特点:①细菌的繁殖速度逐渐下降,细菌死亡数逐渐增加
②易出现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的变异→不能做形态实验
③芽胞,外毒素,抗生素等也多在此期产生
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
3。4衰退期
特点:①繁殖速度越来越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数减少
②死菌数超过繁殖数,但总菌数(包括活菌+死亡)并不下降
③形态变化显着,如细菌变长,肿胀,扭曲,染色不典型,难以辨认
不宜用陈旧的培养基作细菌的鉴定
第五节细菌的人工培养
1。进行细菌培养目的
①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技术,以此可培养,鉴定细菌
②病原菌的细菌学研究
③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
④生物制品的制备和基因工程研究
补:宠物→检测抗原畜禽→检测抗体
前景快速诊断+相应血清
人工培养细菌,除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使细菌获得生长繁殖所需的原料和能量
2。培养基
2。1定义: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质
使用之前应:将培养基PH调节至7。2~7。6(中性偏碱)、灭菌、做好无菌检验
2。2培养基种类
2。2。1按营养组成分类
2。2。1。1基础培养基
①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细菌培养用
②最常使用:普通肉汤培养基
2。2。1。2营养培养基
①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
需掌握:如临床培养巴氏杆菌→对应培养基
②最常使用:血琼脂平板
2。2。2按培养基功能分类
①选择培养基②鉴别培养基③厌氧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