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
②家畜患病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腹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种和生物型。
①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
②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常见。
1。生物学性状
1。1形态及染色特性
①形状呈球形、球杆形或短杆形,新分离者趋向球形;多单在。
②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偶尔有类似荚膜样结构,无鞭毛不运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③染色: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色。抗酸染色(阳性改良Ziehl-Neelsen、改良Koster等鉴别染色法)菌体红色,其他细菌呈现菌蓝色。可用以区别。
注意:这里不是革兰染色后面分枝杆菌也是抗酸染色!!(常用齐尼二氏染色)
1。2培养及生化特性
①呼吸类型:
此属细菌专性需氧→之前都是兼性厌氧之后分枝杆菌也是许多菌株,尤其是在初代分离培养时需5%-10%CO2气体环境。
②营养需求:
较高。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需加适量的血清,甘油或葡萄糖等泛酸钙和次藓糖醇可刺激生长。
③最适温度最适生长温度:37℃,可在25~42℃范围内生长。
④最适pH:为6。6~7。4。pH4。5时不生长。
1。3生长表现(培养时要在生物安全Ⅲ级)
①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轻微浑浊生长,无菌膜。但培养日久,可形成菌环,有时形成厚的菌膜。
②在固体培养基上
(1)大多数菌株在初次培养时生长缓慢,48h内罕见形成菌落,常需5~10d甚至更长的时间。
(2)长期传代菌株培养48~72h生长良好。
(3)S、R、M、I菌落
(4)不溶血
光滑(S)型菌落:
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透光呈淡黄色及侧光呈现轻微乳色和略带蓝灰色,菌落大小不等。
粗糙(R)型菌落:
不太透明,呈多颗粒状,表面灰暗,颜色内无光泽白色、淡黄色或浅黄色到褐色。易碎或黏滞,不易从培养基表面刮净。
黏液(M)型菌落:
有时出现浑浊不透明、黏胶状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