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杆菌(XX病原是细菌不是病毒!!)
1。生物学性状
1。1形态与染色
①本菌为直或稍弯菌的细杆菌,两端钝圆,大小0。2~0。4um×0。8~2。5um。
②单在或呈V形、堆状或短链排列,易形成长丝状。
③革兰阳性菌,在老龄培养物中菌体着色能力较差,常呈阴性。
④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
1。2培养与生化特性
①呼吸类型:
本菌为微需氧型,实验室培养时兼性厌氧。
②生长温度:
最适温度为30~37℃,5~42℃可生长。
③营养要求:较高
普通琼脂培养基和普通肉汤中生长不良。
加入0。2%~0。5%(WV)葡萄糖或5%~10%血液、血清则生长旺盛。
麦康凯培养基(基本都是用来培养肠道杆菌)不生长。
1。3生长表现
①在血琼脂平板上经37℃24h培养可形成湿润、光滑、透明、灰白色、露珠样的圆形小菌落,并形成溶菌环。
②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h长出菌落,用显微镜反光观察:
光滑(S)型:菌落小呈蓝绿色,荧光强,毒力强。
粗糙(R)型:菌落大呈土黄色,无荧光,毒力低。
中间(I)型:呈金黄色,荧光弱,其毒力介于上述两型之间。
③明胶穿刺生长特殊,试管刷状生长。
1。4抵抗力
①本菌对腐败和干燥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在饮水中可存活5d,在污水中可存活15d,在深埋尸体中可存活9个月在病死猪熏制的火腿中3个月后仍可在深部分离出活菌。
②对热和直射光较敏感,70℃经5~15min完全杀死。
③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不强,0。5%甲醛数十分钟可杀死。用10%生石灰或过氧乙酸涂刷墙壁和喷洒猪圈是目前较好消毒方法。但对石炭酸抵抗力较强(在0。5%石炭酸可存活99d)。
④对青霉素很敏感
补:猪场不允许场外肉质带到场内食用+一个月屠宰两次
1。5抗原结构与血清型
①经酸或热酚水抽提菌体胞壁耐热肽聚糖抗原高免兔血清,作琼扩试验是血清分型基础。
②用阿拉伯数字为型号,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亚型。目前共有25个血清型和1a、1b及2a、2b亚型
③从急性败血症分离的菌株多为1a型
④从亚急性及慢性病病例(疹块型)分离的则多为2型
⑤我国主要是1a和2型
2。致病机理与致病性
①本菌通过消化道感染(表面蛋白如RspA、RspB黏附作用),进入血液,而后定殖在局部或引致全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