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可以检测是否感染结核病)
①结核杆菌在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同时,迟发性变态反应也随之产生,二者均由T细胞介导产生。
但诱导产生免疫和变态反应的物质不同:
结核菌素与其胞壁成分→变态反应,不产生免疫
结核杆菌核蛋白体RNA→产生免疫,不产生变态反应
②原因在于不同抗原成分激活不同的T细胞,可产生: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致变态反应性炎性反应。
结核杆菌生长抑制因子(MycoIF)可特异性地抑制巨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的增殖,从而获得免疫。
③完整的结核杆菌可刺激MIF及MycoIF同时产生。
结核菌素
①是结核杆菌的蛋白组分之一,用结核菌素进行皮内注射或滴入眼结膜囊,可判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引致变态反应。
②常用的结核菌素有两种
(1)旧结核菌素(OT):
是将结核杆菌培养与甘油肉汤培养基中,4~8周后加热浓缩过滤制成。
(2)纯蛋白衍生物(PPD):
OT经三氯醋酸沉淀后的纯化物。
4。微生物学诊断
4。1显微镜检查:
取患者器官的结核结节及病变与非病变交界处组织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如发现红色成丛杆菌时,可作出初步诊断。
4。2分离培养:
将病料加入6%H2SO4或4¥的NaOH液处理15min后,经中和,离心,取少许沉淀物接种在罗杰二氏培养基斜面上,每份病料接4~6管,管口封严,置37℃培养8周,每周观察一次,培养阳性时,需进行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
→疑似结核杆菌早就吓跑,不做
4。3动物接种:
将上述经处理的供分离培养用的病料接种于动物;皮下或腹腔注射0。5ml,禽分枝杆菌可使鸡致病;结核杆菌对豚鼠有较强的致病性,皮下注射3~5周可引起明显病变;牛分枝杆菌对兔有致病性,接种后3周至3个月死亡。
5。免疫与治疗
①结核病的免疫是带菌免疫,即所谓传染性免疫,当结核杆菌在机体消失或死亡后,其免疫也终止
②人类广泛采用卡介苗免疫接种,免疫期4~5年,接种卡介菌的牛一年后仍维持变态反应的阳性
③在用结核菌素检疫时无法与自然感染牛区别,因而不宜推广应用。按规定,饲养牛群不接种卡介苗,每年春、秋需进行检疫,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测阳性者,要隔离饲养。
补:牛不接种卡介苗→因为不保证不被感染
④鉴于抗体产生与结核病的正相关性,在检疫时如能将变态反应与ELISA结合进行,提高检出率。对检出患结核病动物要扑杀处理。
结核病↑(越产生)→体液免疫↑→抗体↑
新鲜奶必须经过(巴氏)消毒
副结核分枝杆菌
①该菌可引致反刍兽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牛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自1895年报道首例后,相继在许多国家发现此病。现已遍布全球。我国在1975年由吉林农业大学韩有库等分离出此菌。
②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与禽分枝杆菌有较多的相似性,变态反应也与禽分枝杆菌明显交叉反应,因此有人主张将本菌改名为禽分枝杆菌副结合亚种。
第十三章螺旋体(细菌慢慢过渡到病毒)
1。概述
①螺旋体是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体、能活泼运动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②螺旋体广泛存在于水生环境,也有许多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大部分能自由的腐生生活或共生,无致病性,只有一小部分可引起人和动物疾病。
2。螺旋体与细菌、原虫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