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具体要怎么做呢?”
秦昊一字一句说道:“灭私学,兴官学!”
诸葛云如中雷击,先是恍然大悟,随后陷入到苦苦思索的状态。
灭私学,兴官学。
这六个字,听起来简单。
可是,真要实行起来,却是难比登天。
暂且不说,来自各方面,特别是士族阶层、文官集团的阻力。
其中的细节章程,绝不是短时间内能敲定的!
而且,教育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儒门,更是关系到天下每一个读书人,甚至会影响大夏国运!
试想。
皇上若是临时起意,头脑一热,就灭了私学,关闭了各大书院,由于准备不足,官学又没有办起来。
那么大夏的人才,将会出现数年断档。
对于大夏这个蒸蒸日上,逐步迈入盛世的庞大帝国来说,那将会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甚至,大夏的国运,都是被斩断!
诸葛云深吸一口气:“皇上,道理臣都明白了。可是,此事关系重大,会不会太仓促了?”
秦昊笑道:“仓促?朕已布局数年之久,何来仓促?”
诸葛云震惊:“您早就布局?臣怎么不知道。。。”
秦昊看了诸葛云一眼,道:“莫慌!具体章程,朕早已想好,会细细解释给你听!”
“第一步,朝廷重设国子监,隶属礼部,掌管天下书院、学塾!”
诸葛云点点头,表示赞同。
国子监,自古有之,是天下最高学府,也是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
只不过。
大夏的国子监,逐渐被四大书院架空,沦为纨绔权贵读书的地方。
皇上建太学院之后,国子监名存实亡,彻底变成了清水衙门。
朝廷要把教育大权抓在自己手里,那么重设国子监势在必行。
而且,这个举措,文臣集团也不会反对,而是拍手叫好。
谁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利越大越好?
秦昊继续道:“第二步,包括四大书院在内,天下书院都收归朝廷,化私学为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