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新野的第二天上午,周瑜便接到了董宁的传信。
得到信件后,周瑜毫不犹豫地命令大军开拔,朝着樊城方向一路急行军。
雨落,阴雨连绵,董军冒雨行军,粮草被油布遮盖,以防止军粮发霉。
不过连日来的大雨,仍是让董军的粮草损失不少。
这种情况荀彧等人早有预料,所以才数次阻止董宁的南下之心,目的就是为了等到府库粮食充盈时,不在乎这些损失的时候再兴兵讨伐。
“周都督,主公信上怎么说?”
华雄与周瑜并骑而行,心下好奇的问道。
“直说让我们抵达襄阳附近后,寻找高处驻军,并尽可能地收集附近船只。
“主公应该是怀疑,敌军有水攻的想法。”
周瑜嘴角含笑,将信上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
“水攻?”
“水攻的确是个不错的计谋。”
华雄点了点头,很是认同的附和了一句。
行军打仗,最强的计谋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借自然之力,行杀生大术。
与水攻相比,火攻反而要弱上许多。
大水无情,因为一旦遇到了可以用水攻的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敌人很难轻易破解计策。
历史中,不知有多少水攻的案例,熟读春秋的关羽自然不会不清楚水攻的强大。
而常年生活在荆州,关羽充分的掌握了汛期、雨季以及河流走向这种水攻能够用到的信息。
水淹七军是偶然吗?
是也不是,因为关羽攻伐襄樊准备了十年,十年里他对于汉水的汛期以及荆州的雨季了如指掌。
只是他没料到那年的洪水那么给力罢了。
“华将军,劳烦你率轻骑先行,去汉水下游寻找船只,切记,在我军即将抵达前,无论搜集到多少,都要立刻携带船只返回。”
周瑜看向华雄,神情严肃的吩咐道。
“诺!”
华雄拱了拱手,立刻率轻骑兵先走一步。
樊城
周仓的攻势并没有过于凶猛,在文聘看来,这种进攻只不过是在做样子。
而且,从开始攻城那一刻,关羽就从未露面,这让文聘每日都很紧张。
不知道关羽的动向,便不知道关羽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