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那些前两天半夜里跟着李顺李世清去袭击商队的流民——事了后,鹿野便吩咐人放了他们,也动心了。
一大早的,无数人来商队询问,雷礼忙得脚不沾地。
鹿野见状,直接让人在县衙门口、城门口、菜市场等地张贴了告示,还派人在旁边给不识字的人念。
告示上写明,商队的目的地是北地,且不会负担随行流民的伙食,也不对流民的性命负责,但若要跟随商队,就要遵守商队的规矩,听商队主事人吩咐,若是商队有事让流民做,也确实会给予一定报酬云云……
除了口吻强势了点、看着不近人情了点,别的跟众人打听到的都一样。
鹿野这也是先把丑话说在前头,虽然北地需要人,她也不介意带上这些人走,但她不能露出“我需要你们你们都跟我走”的样子,那样只会让某些人不珍惜,只会让某些人得寸进尺。
既然一起走,那便是一个队伍,而队伍最重要的就是听话、团结。
不然便是李世清那般的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毫无作用。
果然,公告一出,打退了一小部分人的心思。
但更多的人却依旧主意不改。
反正无处可去,留在桐县也是生死未卜,为什么不拼一把呢?
别看告示上说的那么严厉,他们可听说了,北地如今局势可比南方还安稳,而且北地还有大片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随便哪个州县都有奖励开荒的政策,而且前不就杭州那个钦差大人不还说了,北地的官府得了朝廷命令,必须接纳流民,甚至必须给流民以安置。
他们这些没一点身家的草芥,只要平安到了北地,就可以落户,就可以开荒种地。
这不比留在南方要饭强——要知道在遍地流民乞丐的现在,要饭的都要不到饭了。
于是,小部分打退堂鼓的人丝毫不影响大势。
城中到处都是奔走相告的声音。
而如此声势浩大之下,本来没动心的人,也忍不住动摇了。
——连秦家那种有钱人都舍得抛家舍业地去北地,可见局势紧张到了什么程度,有钱人可比他们惜命,也比他们聪明,尤其秦家老爷子,那可是实打实自己考上的举人老爷啊!
是信自己的脑子还是信举人老爷的脑子?
绝大多数人还是很有逼数的,根本不必思考,便做出了选择。
于是,跟风的人越来越多。
本来还只是流民贫民,渐渐地,普通有点家产的人家也动心了,然后那些昨晚还没动心的大户,见状也忍不住又动摇了。
然而时间不等人。
鹿野给秦端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一到,商队便要出发,秦家必须在中午之前将一切收拾妥当,届时跟商队一起走,若再拖延,鹿野也不会再等。
但如今已经不再是秦家一家的事。
整个桐县几乎都陷入了这个抉择,而告示上也写了,商队中午就走。
于是,早下决心的人还有些时间收拾整理,一直犹豫不决的人却在反复犹豫中浪费了时间,眼看一转眼已经到了中午,而自家还什么都没收拾处理,于是便也歇了心思。
比如张员外便是其中一员。
他本来意志很坚定的,昨晚还趁机以超低的、几乎是白捡的价格大肆收了秦家许多产业。
正沾沾自喜呢,今早上一醒来,赫然发现,咋不止秦端那老匹夫,全桐县的人都疯了?都要跟着那商队去北地?
张员外觉得这怕不全是一群蠢货!
然而,再怎么自大,这“蠢货”是不是也太多了??
尤其很快,张员外得知消息,不仅那些没钱没粮只有贱命一条的流民决定跟随北上,城中许多富户竟然也动了心思!
昨晚跟他一起去秦家的老爷们,今儿竟然有快一半都改变了主意,决定也跟着老秦一起走!
张员外这才慌了,觉得自己是不是想错了,难不成离开真的才是对的?
可他又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尤其看着市面上已经低到不能更低的各色田产店铺,顿时贪心又起。
甚至看到那些因为要赶路紧急买大牲口之类赶路急需物资的人,又忍不住指挥手下人赶紧倒买倒卖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