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楼梯上传来脚步声。
林清浅的眼睛里闪烁着光彩,手里紧抱着那本波罗的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杭跟在她身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亲近但不越界。
“程默找到的不仅是这本书。”
林清浅兴奋地对黄钰彗说:
“还有译者1978年在乌普萨拉大学的讲座录音!”
张杭腼腆地推了推眼镜:
“只是碰巧我老师认识几个北欧文学研究者而已。”
他的目光扫过黄钰彗,短暂得像是偶然,但那一瞬间黄钰彗分明看到了张杭的眼神:戏谑而得意。
“你应该听听那段录音,他对‘车站’的解读完全颠覆了传统视角。。。。。。“
林清浅继续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
黄钰彗强迫自己微笑:
“听起来很棒,你们聊得很投缘?”
张杭适时地看了看手表:
“我该走了,约了版画工作室的时间。”
他又对林清浅点点头:
“书你先拿着看吧。”
“等等!”
林清浅咬了咬下唇:
“怎么还给你?”
黄钰彗注意到张杭的犹豫表现得如此自然,微微蹙眉,手指无意识地敲打大腿外侧,最后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微笑:
“有缘自会再见,有些相遇需要保持神秘感对吧?如果我们不能相遇,那这本书就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吧。”
他转身离开的背影挺拔而孤独,帆布背包上的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林清浅站在原地,像是被施了定身术。
“他简直。。。。。。”
林清浅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真的像是从书里走出来的人,好奇怪啊。”
黄钰彗没有回答。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回到了大学宿舍后。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黄钰彗的手机上:
林清浅刚刚更新了朋友圈,是那本波罗的海的照片,配文:
“有些书,有些人,注定要在最恰当的时刻出现。”
黄钰彗点开张杭的对话框,手指悬停许久,最终什么也没发。
她打开浏览器,搜索’特朗斯特罗姆和死亡象征’,第一篇文章的标题赫然是:
我们站在窗前拥抱、论生与死的边界。
黄钰彗呢喃一声:
“这艺术范,还真是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