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环境太舒适,平均三天两个蛋是稳定发挥。
虽然蛋比家鸡下的略小,但逐渐的也小不太多了。
苏木最近在研究,把晒场西边角落归拢出一个养鸡场来。
用‘科学’的方式圈养鸡仔。
也来个28天就能出笼的那种肉鸡……
再等这一批小鸡仔长大些,去山林里隔一块单独的区域,让小鸡仔全变成走地鸡。
到时候别说鸡蛋不愁,鸡肉也可以天天吃,吃到腻。
“唉,这孩子。”
耿婶儿很感激苏木。
这个时候,家家过得都谨慎,防备这个防备那个的,有好吃的,能吃的,都悄悄留起来。
街坊邻居都藏着掖着,就他,隔三差五就送好东西过来。
耿叔一家都是感恩的人。
除了平日里搭伴干活帮衬一下,提供点好消息,也实在帮不上苏木什么。
这俩鸡蛋,其实是家里儿媳妇省出来的。
居委会那边看望奶孩子的病号特意批的6个鸡蛋。
结果还没送出去。
这下子,心里就更感激了。
傍晚,耿叔回来,一大家子说起苏木这个孩子,都是满怀着感激。
“小浩,明儿去坝上替你大哥回来的时候,要是有分到鱼,让你大哥带回来些。”
京城要修建大型水库,耿家老大耿超去帮工干活,多出一份力,也能多一份钱和粮补。
关键修建水库总能逮着鱼,当初为了怀孕的儿媳妇未雨绸缪。
没想到实际上,鱼是有,但往返路程太远,不是每天都能回来。
而且轮班回家,捕捞到鱼的时候赶上回家也都是偶尔,没那么总是凑巧。
耿浩是老二,上上周刚满18岁,刚刚够资格可以去替换耿超回来。
现在两兄弟干一份差事,耿超也能隔一周回家陪媳妇孩子。
带回来鱼,自然是为回馈给苏木做准备。
一大家子都没有任何异议。
平凡,但感恩的家庭。
苏木晚上去大院睡的。
拎着胖头鱼和二斤棒子面在肖叔叔家吃的饭。
说是口粮,其实就是变相输出。
这个月,大院日子也不好过。
军人是永远战斗在
战火年代,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土,保家卫国。
和平年代,面对自然灾害和粮荒,他们也是
除了一线战士不受印象,越是领导干部,越是减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