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性。
连陈刘氏家,也买到过廉价的白砂。
苏木来之前就一直这样。
是的,苏木拿手绝技还是往自己鱼钩上挂鱼。
因为他也看开了。
而且
一大一小。
习武者跟习武者比较容易生育下一代,习武者跟普通人在一起,无论习武者是男是女,怀孕都是很困难的。
不得不说,还是书生鬼心思多。
苏木对冉秋叶,是收到一封信就回一封信。
三个月都是如此,也没有引起任何不满。
大山就比较靠谱,起码不是竟等着吃,还知道捡柴火帮衬一把。
后勤就是做饭相关的事。
于是,做饭也就成了美妙的负担。
别说他担心现在有孩子怎么办。
因为他昨个儿刚刚又斩获了四株高原人参,捕获了一窝大型的野味儿。
等她到了苏州,走路隐隐还一瘸一拐呢。
内容越来越趋于平淡,书写也越来越随意,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叫做亲密无间的感觉。
头疼。
今天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特意的,背了个大的。
只要不耽误做饭,所有时间就都是苏木可以自由放飞的时刻。
冉秋叶的信每月两封,雷打不动。
“好吧。带上铁锹。”
据说当兵之前就没吃饱过。
过去还以为是哑巴系统呢。
谢班长每次下山去汇报,现在也有了大纲。
书生背着一个背篓跑了出来。
战友的嘴都被养刁了。
但如果双方差距太大,获得下一代的概率就会降低。
仿佛老夫老妻似的,连肚子疼亲戚来了导致体育课坚持不住这种事,都会自然而然的谈及。
有时候今天收到一封,明天还有一封,大后天又来一封……
这都是最近的常态了。
但苏木来信了。
小弟的恳请,李晓兰是一定会考虑的。
所以……
超出了预期。
一上火车就躺下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