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屋的炉子计划得有两个,一个大号的钢炉子,一个普通的蜂窝煤炉子。
大号的钢炉子按理是要放在阳台东侧墙角的。
当时装修的时候就打了孔,留了接暖气片的位置。
只是后来事发突然,没来得及淘换就被拐了去当兵。
普通的蜂窝煤炉子则是搁厨房里,做饭不用柴火灶的时候用。
现在呢,也只有暂且把大哥和嫂子家的炉子暂时搬过来用了。
反正大哥也用不到。
而且大哥大嫂都不是抠搜的人。
这点小事,即便不说,也知道绝对没问题的。
安装烟囱的时候,苏木给陈大奎打下手,递各种配件时才发现,门口阳台的玻璃竟然被修好了。
“大奎,玻璃是你去割的?”
“嗯,一来我就看到了,问了三大妈确定是你回来,我想着晚上住太冷,就先给你换上了一块。”
陈大奎一边干活,一边说:“哥,屋里丢了那么多东西,找一大爷说了吗?”
“昨个儿让二大爷和三大爷陪着开的门,大奎你最后呆在院子里是什么时候?”
陈大奎是入了冬才暂时搬回去住的。
因为陈国荣身体不太好,一入冬就病了,他搬回去帮着照看,熬药。
想着是过完年打了春再回来的。
京城的冬天来的很快,11月就很冷了。
陈大奎12月初搬走,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
没几天就到四九天了呢。
“实在不行,哥你就报警。小偷小摸的事儿,老易顶多就是和稀泥……”
陈大奎嘴里对易中海的做法挺瞧不上的感觉。
“哦?怎么说?”
“过去咱这院子里丢东西,甭问,指定是棒梗那小子,一大爷偏袒贾家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反正最后就是不了了事。不过哥,你这个跟往常那些可不一样,被窝、铁锅,这可都值不少钱,要我说,干脆报警得了。”
“嗯,我心里有数了。”
安装完了炉子,陈大奎又和了泥。
炉子内壁每次用前都要用泥巴刮一层内炉璧,既能省煤,又能抽风,防止烟雾满屋子跑。
坐着弄炉子这事儿,交给苏木。
陈大奎则拿了苏木刚换的煤本,骑了板车去买煤。
苏木要给他钱,陈大奎死活不要。
“大娘那边用不了多少,哥,真不是跟您客气,这几年赚了不少,你那份我都攒着呢。”
陈大奎压低了声音跟苏木说道。
苏木心里一动。
但没有再说什么。
倒不是贪婪陈大奎说的那笔钱,而是大娘还活着的消息,给了他触动。
那本伽楞经夹缝的秘籍,一年左右的功夫就练了个通透。
依着内容的循序渐进模式,后续还应该有至少两本。
没想到李大娘经过那一次‘折腾’,现在依然健在。
话说,这是要奔着百岁老人的方向狂奔了啊。
陈大奎先是买回来了煤,最上等的大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