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靳倾去,她是汗王的女儿,就是死,也要和父亲死在一起。她在宴席上对皇帝说:&ldo;陛下,我在大燕也有几个月了,我要回靳倾。&rdo;皇帝抿了口酒淡然道:&ldo;公主明知靳倾现在出了什么事。&rdo;&ldo;我知道,才更要回去!&rdo;她很是着急,气冲冲地道,&ldo;陛下,你们汉人最讲究百善孝为先。那一边是我的父兄,出了这样的事,要我在大燕苟活吗?&rdo;&ldo;看来公主这些日子在大燕读了不少书。&rdo;皇帝笑意和煦,没有丝毫不快,&ldo;&lso;首孝悌,次谨信。&rso;你是做女儿的,你要尽孝道;但朕是一国之君,朕要对邻邦守信。&rdo;&ldo;陛下什么意思!&rdo;朵颀怒了。&ldo;汗王要朕务必将你留在大燕,不得离开一步,朕答应了。&rdo;皇帝沉沉稳稳道,&ldo;使节还在锦都,你若不信,可以去见。&rdo;靳倾内乱的事便就这样当着众人的面挑明了,左相庶子姜述请旨出征帮靳倾弭平战乱。皇帝沉吟片刻便点头应下,口气明快:&ldo;好啊,也该让你历练历练。如若凯旋,回朝封侯,朵颀公主嫁你为妻。&rdo;他说着看了朵颀一眼,笑意不减,&ldo;救靳倾于水火的人,公主应该没有意见。&rdo;&ldo;自然没有!&rdo;朵颀答得利落,&ldo;谁能救我父兄,我就嫁给谁。&rdo;那不是一时冲动的作答,她确实是这样想的。能够救她父兄一命的人,便是她最崇敬的勇士,她甘愿嫁他为妻,哪怕她对大燕的许多习俗尚不习惯。朵颀有着满心的期待,姜述却一再的吃败仗。最终皇帝派征西将军霍宁带兵前往靳倾一战。霍宁赢了,赢得很快。月底,大军回朝。征西将军率部大败靳倾左贤王部,弭平叛乱,靳倾重归和平。同日,宏晅下旨封晋征西将军为骠骑将军;又过两日,依靳倾汗王的意,朵颀公主嫁与骠骑将军为妻,将军赐封冠军侯。朵颀觉得很是喜悦也很是激动,嫁给一个真正的英雄,她不枉此生。可在她去霍府见霍宁时,才知这份欣喜,不过是她可笑的一厢情愿。霍宁背对着她,静默了很久才转过身,带着几分无奈问她:&ldo;公主,我是救了你父兄的命,但我也曾经杀过靳倾人,你为什么要嫁我?&rdo;很明显,他并不愿意娶她。&ldo;将军……&rdo;朵颀怔了一怔,哑笑说,&ldo;我知道那是皇命,不是将军的错。&rdo;&ldo;那不是皇命。&rdo;霍宁平静却不留情面地反驳了她,&ldo;保家卫国,不是皇命。陛下只是让我做了将军、让我带兵打仗;但就算我做不了将军,我也是要从戎征战的。公主,我不知道两国兵戈相向这么多年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但对我而言、对千千万万大燕人而言,那是国恨家仇。&rdo;朵颀愕住,她依稀感觉到,这其间有什么她并不清楚的事。这件事,也许就是当年那个女人还有瑶昭仪那样恨她的原因。【五。国恨家仇】霍宁交给她一本书。她回到自己的住处,一页又一页地读完,越读越心惊、越读越心寒。她从来不知道,她的靳倾,做过这样的事……祁川,就是那个有着美丽行宫的地方,她初识大燕的地方,竟曾发生过如此血腥的事?在她的脑海里,反反复复是书中那一段话:汗王下令全城改换靳倾装束,民不从。十天,靳倾兵士屠尽癸城百姓,血流成河,腥气远飘千里。连她都忍不住地生出了恨意,一个怎样冷血的统治者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屠尽全城……简直令人发指。朵颀明白了,当她感慨说汉人的衣服漂亮、在靳倾却见不到的时候,霍宁为什么会冷笑。因为就是她的靳倾,曾经用如此无情的手段强行抹去了他们的衣冠与礼仪。她将书还给霍宁,默了一默问他:&ldo;癸城现在……如何。&rdo;&ldo;那是我们的癸城。&rdo;霍宁淡泊一笑,&ldo;陛下已收复癸城,一切都会好。&rdo;一切都会好,那些血迹却是抹不掉的。她也没有任何颜面要求获得大燕的原谅,那是她的先祖做的孽,是一笔还不清的血债。&ldo;将军……&rdo;她站在霍宁面前,觉得很无力。踟蹰了半天在有勇气开口,&ldo;圣旨已经下了,从大燕到靳倾都知道。我……总不能回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