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冤种弟弟,在线捞兄 > 第356页(第1页)

第356页(第1页)

王安石年纪比他大,阅历比他丰富,这次卷土重来,更是知晓官家最想要的是什么。在王安石的描绘下,变法之后的大宋海晏河清,歌舞升平,这叫官家怎能不心动?可说实在的,苏辙并不怪官家。若他并非穿越之人,听到王安石所描绘的美好未来,一样也是会心动的:“官家,您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微臣之所以选择辞官,与变法有关,却不全然是因为变法一事。”“事涉大宋数亿百姓,您慎之又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微臣猜测,您心中是更属意于王大人之策。”“以微臣愚见,不出三年,您就会看到变法的弊端,微臣有个不情之请,若您执意选用王大人之策,先选一省一府试行,到底好与不好,总得了解透彻才是。”官家嘴唇微动,却没说出话来。因为苏辙说的都是实话。王安石将变法之策细化了又细化,大概十余年的时间,整个大宋就会变样。但若按苏辙的计划,想要将朝廷改头换面,想要所有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大概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方才,王安石拍着胸脯保证:“微臣敢以性命起誓,最多十二年的时间,若没能达到微臣所说的盛景,微臣愿以死谢罪。”官家活了大几十年,听的最多的就是旁人夸他仁善。老百姓觉得这是褒。但官家却觉这话是贬。身为君王。谁不希望朝臣与老百姓提起自己夸自己英明神武?官家看着苏辙,道:“子由,你是心意已决吗?”苏辙重重点了点头:“对,官家,微臣心意已决。”半个时辰之后。苏辙走出了御书房。离开时,他的头上并未戴来时所戴的乌纱帽。一开始,无人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可不出半日的时间,苏辙辞官的消息就已传遍了。王安石听闻这消息时,正在喝汤,今日厨房为他炖的是清火去燥的老鸭汤。近来因官家摇摆不定的态度与苏轼的文章,他面上虽仍是云淡风轻,但嘴里已溃烂的不成样子。听说这消息的王安石被汤烫的是龇牙咧嘴,却什么都顾不上,扬声道:“你说什么?这消息可准确?”待他听说这消息千真万确后,王安石却沉默了许久:“他这到底是要做什么?”王雱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他听王安石在他跟前提苏辙说的多了,他对苏辙印象很好。他觉得苏辙辞官是好事儿。他知道一直这样下去,他的父亲势必不会放过苏辙的。王安石皱眉道:“人活在世上,皆有所求,求财求色或求权,但他对这些却纷纷不在意。”“我原以为他无欲无求,但先前城郊一带变法时,我见他对老百姓的态度,我知道他是在乎老百姓的生死安危。”“这样一个人,他怎会置那些老百姓于不顾?”所有人都以为他听说这消息会高兴,谁知他却忧心忡忡,甚至再无用饭的心思。一开始,他也以为苏辙与自己当初一样,以退为进。可后来转而一想,他知道以为苏辙的聪明才智定不会冒险。难道,是真的?没过几日,王安石嘴巴烂的更厉害了。这几日的苏辙却见识到人性的多样化。知晓他已辞官的消息,有人极力挽留,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冷眼旁观……倒是城郊那些百姓知道后不舍得很,组织起来一起来到了苏家。为首的那个正是当日塞给官家一个皱皱巴巴小红薯的阿婆。别看这阿婆年纪大了,但中气十足,一开口就道:“苏大人呐,您可不能辞官,您辞官了我们怎么办?”她这话话音刚落,就纷纷有人接话:“是啊,虽说谢景温那畜生已被官家治罪,但朝廷那些官员是什么德行,我们还能不知道?只怕以后再也遇不上比您更好的官员呢!”“苏大人,您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儿?若真是如此,我们这些庄稼人兴许也能帮您出出主意!”……苏辙心下是大受感动。这也是为何他愿意尽心尽力帮助这些老百姓的原因。想当初他勤学苦读,为官入仕,一开始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如今却也是心怀天下苍生。苏辙正色道:“多谢各位好意,可我心意已决,官家已经答应我辞官,恐难如各位所愿。”“不过你们放心,只要我在汴京一日,你们遇上了难事,一样可以来找我,只要我能帮得上大家,定不会推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