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他们一个个简直是吃饱了没事做!”苏辙却是摇头道:“不,其实这些流言对我来说是有好处的,起码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王安石。”“若王安石也这般认为,那就不会对迟哥儿的身世起疑心。”苏轼看着他:“那你的名声呢?”苏辙忍不住笑了起来:“六哥啊,想必这世上就你将我的名声看的重要。”“我的名声,连我自己都不怎么在意呢!”苏轼便不好再说话了。不出小半个月,汴京上下都传遍了,直说苏辙生不出孩子来。就连范镇等人看向苏辙的眼神都透着几分同情。唉。可见这世上是没有十全十美之人的。虽说是堂兄的孩子过继到自己膝下,可哪里能与亲生孩子一样?甚至还有与苏辙交好之人跑来安慰他,言辞委婉:“苏大人,不是说孙神医医术很高明吗?难道连孙神医也束手无策吗?”“若是医术没办法,不如试一试偏方?”“我听说以鹿血泡酒效果不错,不如你试试看?”苏辙:……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多谢你的好意了,我回去就试试看。”不光如此,甚至这消息就连相隔千里之外的欧阳发与王巩等人都听说了。这两人是真朋友,纷纷为苏辙送来了“补品”,更在信中劝他想开些,毕竟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官家因这件事对苏辙颇为愧疚,频频赏赐东西到苏家。这日官家留苏辙议完公事后,又说起这件事来:“……叫你受委屈了,这件事连朕都有所听闻。”“前几日朕劝你时,你说不欲这么早有自己的孩子。”“这几日朕思来想去,只觉得依王安石等人的性子,定会拿这件事大做文章的。”在古人看来,无子无女绝后之人那可是十恶不赦之人遭老天爷惩罚,这些人连官家都敢编排,更别说苏辙了。王安石已暗中差人宣扬这件事。可偏偏王安石聪明得很,知道这些日子官家信任苏辙,为了保住宰相之位,行事小心谨慎,不复从前,谁都找不出他的错处来。苏辙笑道:“多谢官家关心,不要紧的。”“微臣常说嘴巴长在别人身上,想怎么说是别人的自由,清者自清,时间久了,自然能见分晓。”他看着官家的眼睛,又道:“如今微臣膝下已有迟哥儿,他是微臣长子,如今刚来微臣身边,已有一岁,再过些日子就该知道事了。”“若微臣这时候有了自己的孩子,难免会厚此薄彼,这样对迟哥儿不公平。”他一向行事小心。别说此时御书房还有内侍在,即便无旁人在,他也从不会与官家说起苏迟来,就是担心隔墙有耳。就算真要说,也是在那等空旷无人的地方说上苏迟近况几句。官家张了张口,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他欠苏辙的太多太多了:“朕相信你会是个好父亲的。”说着,他又娓娓说起小皇子的近况。比如,小皇子虽是个痴傻儿,但曹皇后对小皇子仍很好。比如,原先日日念叨着想念小皇子的苗才人从小皇子痴傻之后,就再也没闹着要去探望小皇子,只日日在自己跟前哭诉命不好,话里话外皆想再有个孩子。比如,后宫之中已有王安石的人,已有人劝官家早日立太子。……说到最后,官家忍不住摇头道:“……人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却无几人考虑朝廷与百姓。”“当日范镇多次提议要朕想方设法有个儿子,朕最担心的就是这等情况,这孩子一出生,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不知道多少人想害他!”“就连苗才人这个生母,也只将这孩子当成争宠夺权的棋子。”“我若是这孩子,我宁可从未出生过。”“身在皇家,也是一种悲哀啊!”苏辙对这话很是赞同,却不好明说:“您莫要想这些。”“孙翁翁说了,忧思忧虑对您龙体没有好处的。”官家微微叹了口气,便没有继续说话。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第二年夏日。小苏迟已一岁多,苏家上下并没有过分保护他,故意对他隐瞒他的身世。当然,小苏迟的身世是苏不疑的幼子。当然,有些话现在与小苏迟说他也是听不懂的。这日。苏辙刚下朝回家,就瞧见坐在院子门口等他的小苏迟。因夏日炎热,小苏迟身上只穿了肚兜和纱裤,胖乎乎的胳膊像藕节似的,胖嘟嘟的脸盘子肥肥的,一伸出手来,手背都是小窝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