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刘国太惶然色变,惊倒座上,已是冷汗频频。
赵祯便问,“何为狸猫换太子?”
八贤王赵德芳暗叹一声,单膝跪倒御前回禀,“陛下,臣有罪!”
赵祯惊诧,急忙起身相搀,“皇叔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
赵德芳挽着赵祯的臂膀起身,转而对堂下的包拯道,“包拯,事情是你查的,你来给陛下说吧。”
包拯称是,往前叩首道,“陛下请容臣讲个故事。”
赵祯不解其意,疑惑着看向赵德芳,赵德芳宽慰一笑,让其坐下听着。
就听包拯缓缓说道,“当年真宗在位,原本生有三子二十三女,多有夭折,其中三子全部早亡,急的真宗不知如何是好。恰逢此时,金华宫的刘妃与玉宸宫的李妃竟同时有孕,当时真宗已是力有不逮,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便召对二妃言,‘你们若是都诞下公主,便也无事了,倘若有一人诞下皇子,朕便将其立为太子,承袭皇位,以此物为证。’这物件是一面金牌,上面有真宗亲笔所提的二妃生辰八字。两妃收下金牌自是各自高兴,是日起,真宗对二妃自是多有恩宠。”
“二妃孕期一致,竟在相同一日生产,谁知此时却出了变故。刘妃自然是顺利的诞下皇子,而李妃却生下一只血肉模糊的怪物。真宗一俟见到那物,便吓病了过去。那时的真宗笃信仙神,以为不详,醒来之后便命人烧了那血肉模糊的怪物,盛怒之下,不免株连坐罪,将玉宸宫封了宫门,敕为冷宫,李妃也被终身幽禁在其中,真宗皇帝更是下了封口令,不许朝内谈论此事。后来玉宸宫无故生了一场大火,一切真相也就随着这场大火付之一炬了。”
包拯说到此处便没了下文,但无论谁也知道这个故事必定没有这么简单,而且从这个故事的大概轮廓中,任谁也能闻到一股阴谋的味道。
刘国太脸色稍霁,见包拯不说了,便插言道,“真宗既有封口的旨意,包卿家为何不从?那李妃生下妖物,难道不该论罪?皇帝明明是本宫所出,你们还有何话说?”
包拯道,“臣来这世上暑往寒来四十载,从未见过什么妖魔鬼怪,倒是见了不少弄妖作怪之人。臣之所以不往下讲,是因为下面的故事臣亦是知之甚少,烦请陈老侯爷说下去吧。”
赵祯闻言,讶异的看向陈景泰。
陈景泰正色危立,自袍袖中取出明黄圣旨一副举过头顶,“请官家接旨!”
赵祯闻听此言便傻眼了,没想到自己身为皇帝竟还有接旨的一天,我接谁的旨我!
不等赵祯疑问,八王千岁赵德芳首先下了丹墀,跪伏一旁,一边提醒皇帝,“是先帝临行前的旨意。”
此言一出,赵祯顿时惊诧无言,赶紧提龙袍跪倒接旨,口称‘儿臣’。
刘国太和赵雨薇也惶然无措,心内百般诧异,总也得趋至堂下跪倒接旨。包拯陈年二人自也是跪伏在地,只是神色坦然,早便知晓此节了。
陈景泰揭开圣旨,当殿宣读,“诏曰:玉宸宫李妃诞降妖怪事,朕疑虑久矣,恐就中阴谋,伤及国体,然朕躬不瘳,来无时日,现特诏永兴侯陈景泰,秘建暗侦司,任指挥使,便宜行事,暗查此事因果,见真相于后来,拨乱臣于当朝,特颁此诏见证于子孙,另有密诏托付,真相大白之日可交付于太子赵祯。钦此。乾兴元年三月初九。”
说完,陈景泰躬身将圣旨交于皇帝赵祯,又自袖中取出密诏一封,也双手奉上。
众人各自归位,赵祯落座以后,急忙打开密诏,越看越惊,赵德芳倒还好,刘国太和赵雨薇有些坐不住了,恨不能将脖子拉长过去看看那封密诏写的什么才好,俱是一副心神惶急之态。
“皇帝,那密诏上写的什么?”刘国太忍不住问道。
赵祯视线尚未从那密诏之上移开,陈景泰便笑道,“国太何必着急,臣既已将密诏交付官家,那便说明,这一切的真相也将大白于天下了。”
刘国太心下惴惴,哑口无言。
就听陈景泰继续说道,“官家容禀,臣接得此诏也很是惶恐,当时臣早已赋闲在家,不理朝政了,但先帝有旨臣不敢不从,只能秘密抽调永兴军人马,建了暗侦司。”
赵祯听得这话不由点了点头,他眼前的密诏上已经说明为何要让陈景泰暗查此事了。其原因正在于陈景泰所说的‘赋闲在家,不理朝政’八字。
当时的真宗皇帝,不明狸猫换太子一案的真相,只是多年临政的他,还是仅凭着灵敏的朝政嗅觉便猜知此事背后有着极深的权争阴谋,所以他才在诏令上说‘恐就中阴谋,伤及国体’。于是,他便做了一个决定,秘查此案,且绝不能让朝堂之人参与其中。
喜欢穿越娶了秦香莲请大家收藏:()穿越娶了秦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