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外面来了一大堆送礼的,怎么是好?”
“都是些什么人?”
“大多是当官的,也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人,反正都不穷!”
传世二话不说,写了一个条幅,交给小怪道:
“贴在大门口,快快的!”
小怪不敢耽搁,将条幅贴在大门显眼处,一帮送礼的七嘴八舌边看边念:
“本官乃钦差兼御史,但凡送礼者,交有司核查,概不姑息!”
众人于是摇头一回,叹息一回,这才一一散去。
传贤来拜,道:
“兄长,今日小弟做东,一同贺喜!”
“贤弟也有喜?喜从何来?”
“本来在国子监编书,等着候选的,突然就来了好事,到地方当县令!”
“好事呀,值得一贺!”
“全拜兄长洪福所赐!”
“哪个县?”
“东冒县!”
“必须找一个好去处,大贺一场!”
“小弟知道一个好去处,咱们这就去?”
稻香园是一处优雅所在,掩映于山水竹林之间,房舍不是太宽大,却也别致。
两人坐下,谈论诗书,讲些经历,见小伙计用来垫碗的纸张上面写满了字,不由得好奇。抽出来一看,竟是一道疏:“谏上十思疏”!
内容涉及水利、农桑、军事、吏治、赋税、盐课、铁课、市贸、科举、渔业等十个方面,洋洋洒洒,论据充分,论证有理,约有三千余字,内中写道:“宜渔则渔、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务使发挥所长,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富黎民而增国税,长期以往,则强国可期也!”
实在是中肯,传世看罢,连声叫好,只是文章后尾未具姓名,也无地址。便将伙计喊进来问道:
“这篇文章是何人所作?姓甚名谁?哪里人氏?”
伙计抓头道:
“回大人的话,是个落魄穷书生!据说是来京赶考的,因中途得病误了考期,在此混吃混喝一月有余,老板问他要银子时,身上没有,却拿出这烂破纸片抵账。小的看着无用,就把它来垫碗了。不知那穷书生是哪里人氏,好象姓阮名元昌,或世昌,都是几个月前的事,记不清了。”
“这人后来去了哪里?”
“这个确实不知!”小伙计道。
传世叹道:
“这伙计有眼无珠,不就区区几两银子吗?若把这张纸往上一送,莫说是几两,便是万两也都不在话下!”
刚将那疏揣进兜里,又有几个人进来,是传雄、传概,还跟着一个小孩,是传珠。小女孩见到传世,很高兴地上前叫“哥哥”,传世便将她抱在怀里,脸上亲了一个;
“想哥哥了没有?”
“想了!”
“如何想的?”
“心里想的!”
“见过兄长!”传概道。
“贤弟高升!”传雄道。
“兄长、贤弟,几时来的?”
“刚到不久!”两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