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庶女萌妃:皇叔碗里来+番外 > 第195页(第1页)

第195页(第1页)

「节气错乱,果树也都会只开花不结果,若要收获,怕都要尽数牵去洛水以南,方可!帝姬,代凉和大燕的冬天的来了…」

元不忍说下去,浅夕却径直猜到了结果。粮食收成连往年的一半都不到,可以果腹其他作物也同样受到寒冷的影响。百姓们要饿肚子了,天下要动荡了!

站住脚步,浅夕望着着面前的元,这才意识到他在跟她谈论一个严肃的问题。

自小熟读经史子集,浅夕深知元所说的「冬天来了」是什么意思!

至少大燕是如此。史书记载:每隔二三百年,人们就像惹怒了上天一般,寒流肆掠,民生凋敝,食不果腹;再过几百年后,若是各国出了仁君圣人,大地又会重新回暖,人们可以栽种两季粮食,瓜果遍地,享受上天的慷慨馈赠。

这样的规律,持续了上千年之久,现在,百姓们又要陷入严冬之中了么?!

忘了自己柔然帝姬的身份,浅夕头一个想到的是,惠帝知不知道,朝臣们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一旦五谷欠收,饿殍千里,百姓沦为流民,接着就是战乱四起。再铁铸的联盟,也挽救不了大燕的命运…

「六殿下今日和太卜令谈得就是这件事么?」浅夕已然色变,面上惊白。

第256章元的小心思

点点头,元有些意外浅夕居然认得太卜令陈谡,毕竟他们来了大燕还不到一个月也许是在宫中听说的吧,元这样给自己解释,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

「陈大人也是谙熟天文地理之人,这几年他一直记录着四时变化,与看法相同,他也觉得大寒之灾就在今年。」元解释。

「那陈大人可有禀报皇上?」浅夕追问。

元默然摇头。

浅夕心中一沉,天之四时的变化,一直被视为天兆,隐喻天子德行。若是好事、祥瑞,臣子们自然急着禀报;但若是这样的灾祸,又还没确切发生,谁敢去触皇帝的霉头,何况惠帝还是那么一个多疑、暴戾的人。

但是陈谡敢大方和元谈,那就说明太常寺在底下已经公开议过了。之所以惠帝还没有响应,也许是太常寺欠缺一些时机和实证;也许轻描淡写跟惠帝提过,惠帝压根儿没当回事。

「那么贵国?」浅夕不敢问得太明,眼露试探。

元一颔首,坦然道:「我父皇就是因为此事操劳,身子才总不见起色。」

看来代凉早就在做准备了,就算也会如大燕一般遭遇,但是起码国家会安定,百姓不至于饿到造反…可是大燕就不好说了。

见浅夕面露忧色,元温言开解道:「帝姬不必忧心,贵国与我代凉不同,牧草、牛羊都颇有抗寒能力,多加注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浅夕知道元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纵然她现在对惠帝满怀仇恨,但是大燕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她忧心大燕,自然要比忧心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也诚如元所言,北方六国之中,以狄戎、柔然位居最北,然后是代凉和大燕,最靠南方的当属大魏。狄戎人几乎就生活在大漠草原之中,柔然则国土狭长,以畜牧为生,外加少量耕地。但代凉、大燕、大魏三国民生则几乎都是依靠农耕!

五谷生长最依赖天时。是以,从地理位置上不难看出,这次「寒冬」的到来,受到影响最大的国家,无疑会是代凉和大燕两国。

近百年来,大燕能北征狄戎,南拒大魏,最终战败狄戎,收复失地;震慑大魏,安抚边城,全赖于两朝帝王的克勤克俭,广施仁政;赖于朝野一心,同仇敌忾;更赖于稳定的税收的那一年两熟的五谷作物,如此,才能支持庞大的军费开支,牧养万千子民。

但是现在呢?

心头阴云,浅夕沉默了。今天若不是元告诉她,她真的不知道这一天会忽然降临,会来的这么早!依史书记载,上一次温暖湿润的气候整整持续了近三百年,可现在才多久…一百多年而已。

难道真是君主无道,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戾气再次滚滚袭来,一旁的元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少女,心里生出异样的怜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