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秦月澜所言,有裴颐华出面相劝,赵怜儿必然能言听计从。
广阳宫那边,惠帝恼恨了几日,终是气平了些。
太子毕竟不同于后宫嫔妃,鞭打了几下,惠帝心里多少有些郁闷。他真正生气的,并非太子忽然闯入,而是他追出来时,看到了太子冰冷失望的眼神。
那般眼神就仿佛是在看一个寻常的陌生人,根本没有素日里儿子对父亲的敬慕,甚至那眼神中还带着说不清的生分,瞬间让身为父皇的惠帝倍感孤独。
这日,又是朝会。是惠帝病愈后头一次大朝,太子依例会站在金阶旁听政。
具体的政务早在前日廷议时,几位公卿就已经和惠帝商定过了,大朝主要还是为安群臣之心。
身着日月星辰、山川河岳十二章冕服,惠帝阔步临朝。
群臣伏跪山呼,参见过后,皆觉惠帝步履稳健,声音浑厚,气色尤甚从前。
纷纷朝贺,鸿胪寺卿薛茂章忙呈了各国使臣贺惠帝病愈的礼物上来,一时间,宣室殿里的气氛和乐一片。
上前接过礼物,太子俭稳稳托了置于御案之上,清声道:「儿臣也有贺礼,祈愿父皇身体安康,福寿万年,惠泽大燕!」
理所当然一般,太子俭神情自若,仪态轩然。
惠帝眯眼怀疑,不料父子嫌隙可以消解的这样迅速。
毕竟太子俭正是年少气盛之时,哪怕是伪装,能做到这样,也让他刮目相看。
第371章三议和亲
举朝上下,气氛融融。
圣体安康固然是万民之福,但更让朝臣们安心的是,大殿之上,皇上和太子父严子孝,让前几日,太子受笞、父子失和的谣言不攻自破!
众臣都把心又重新放回了肚子里。
下朝后,芳清来禀,说太后宴请,惠帝想着多半也是因为太子的事。
早就过了气头儿,太子俭又肯认错,惠帝没什么理由拒绝不去。
是以,处理完政务,傍晚时分惠帝便到了永乐宫。穆太后备下精致清淡的菜肴,贺惠帝病愈。但是直到晚宴开始,太子俭也没有出现。
惠帝没问,穆太后也不提。
膳桌上的菜式十分新鲜多样,皆以水里嫩菱、江中鱼豚…精心烹煮,味淡而极鲜,闻之口舌生津,食罢齿颊留香。
惠帝尝罢连声大赞。
穆太后安慰一笑:「俭儿胃口一直不甚好,如今课业又骤然繁重起来,身子日渐轻减。所以哀家特意命御厨制了新菜式,皇上若是试着好,哀家明日便让御膳房挨个儿做给俭儿吃吃看。」
这般说来,请他赴宴竟是为了给太子俭「试菜」?惠帝不禁失笑,因为太子俭受笞之事,穆太后的不满已可见一斑。
「有太后照顾俭儿,朕也就放心了。」
「光哀家照顾有什么用,都抵不上皇上那三鞭子。」穆太后说起来都是气:「现在俭儿腿上那三道紫印儿还有一指阔呢,皇上是打完就不管了,孩子可是整整伤心了好几日…刚下午又被董阁老传了去用功,到这会子也没回来…」
说着,穆太后就红了眼眶,惠帝心中一软,想起了太子今早呈上的礼物小楷工笔抄写的礼记「孝篇」十则。薄薄的卷册虽不甚厚,却表示了太子认错的态度。不管是这样理性的方式,还是太子的从容自若的举止,都让惠帝在觉得亲近暖意之余,更多了三分骄傲。
「太后责的是,」惠帝难得欠身点头,歉意道:「这次是朕太操切,罚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