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票面被装进一个箱子里,贴上了封条。
老者又宣布道:“所有投票程序符合规定,现在开始计票!”
计票就很简单了,所有的正字加在一起,算三个总数就能出结果。
三分钟后,计票结果交到老者手中。
老者戴上老花镜,轻轻嗓子:“结果出来了。”
“此次投票共计收集到有效投票一千四百零九票。”
“其中,赞成票一千一百一十九票。”
“反对票两百八十一票。”
“弃权票九票。”
“所有票决流程符合规则,本次票决真实有效。”
“计票结果,赞成票到达总票数的百分之七十九点四一。”
“本人代表皇帝陛下,枢密院五相,及各部阁长官,票决监督组宣布,迁都事宜通过。”
“此票决结果受到大唐律法保护,即日起开始执行!”
“啪啪啪!”
大殿前响起热烈的掌声。
只不过有人是真的高兴,有的人是强颜欢笑。
当然,也有人默默的转身离开。
票决结果只是第一步。
想迁都,哪有那么容易?
票决结果出炉的第一时间便通过广播传遍了大唐各地。
迁都,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是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事。
都城的迁移透漏着很多的信息。
最明显的就是代表着经济重心的转移。
票决决定迁都,无论是迁到哪里,都意味着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将不再是大唐经济两极的一极了。
观众的数千万人口会受到影响,本地和外部的资本会外流,教育、医疗资源同样回从关中转移出去。
对长安乃至大半个关中的百姓而言,迁都不是一个太好的消息。
但是对于大唐其他地方的人来说,迁都释放出的就是妥妥的利好消息。
票诀之前,不少大城市就已经蠢蠢欲动了,想要争夺新都的地位。
洛阳、幽州、长沙、江夏、金陵、杭州、广州、芙蓉城、碎叶城等大城,谁不想新都落户他们的地头上?
无论是从地理环境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建设条件等等方向出发,这些大城都有着成为大唐新都的条件。
再说了,国都选在哪里,又不是只看基础,还要考虑到管理和辐射能力,只有好的条件可不行。
这就排除了杭州、广州、幽州三座大城。
另外碎叶城和辽东城,一个人口承载能力低,一个位置偏北,天寒地冻,也希望不大。
剩下的就是水陆交通便利的江夏、长沙、金陵和一直作为唐人心中东都而存在的洛阳这四位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