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武备的事情是曾外公的安排就没问题。
只要不是控制在其他人手里,对她就没有威胁。
“曾外公也想不到顶在朝廷脑袋上的枪口会成为民间应对位面战争的力量吧?”
她感慨着回到会场,没有丝毫保留,将吴正义布置民间武备的事情说了。
各部大佬的反应不一。
会场里低声议论起来。
“圣者就是圣者,对大唐的掌控力不减当年啊!”
“可不是,之前听说两位圣者还在世的时候,我便知道大唐依旧是那个大唐,女皇陛下果然不只是琼崖侯府在支持。”
“呵呵,被人掌控快两百年了。。。。。。”
“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们觉得圣者的年纪一大把,还不舍得放权正常吗?”
“就是,若是圣者不在,大唐说不定发展的更好,大唐已经按照圣者制定的方向走了这么长时间,是该变一变了。”
“大言不惭,没有圣者,大唐就能变得更好?狂妄!迂腐!”
“的确,圣者制定的道路虽然发展的缓慢,但是能让我们不走弯路。大唐虽大虽强,但是每一步都是惊险万分,抛开这次的位面战争不谈,之前大唐内部的变化之快,已经给了我们严重的挑战,没有圣者在,说不定大唐内部早就出现撕裂了。”
“说得对,前些年我在金城任职的时候便发现大唐各地的发展不平衡,已经引起了那里的百姓的不满。
人都是希望过得更好,但因为各种原因和资源分部的不均,平衡发展就是个伪命题,所以说朝廷其实一直是在走钢丝,不管哪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何止是经济方面发展不平衡?在科学技术上,我们的发展更加的不平衡,我们的卫星都上天多少年了,可是我们的农户还生活在农业时代,我们的底层与上层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现在回头看看,女皇陛下与琼崖侯的结合也好,还是圣者创立金盛商行来推动民间的电器普及,都是在想办法缩小从上到下的差距,可惜位面战争降临,让我们不得不将大部分的资源和精力都放到对外战争之上。”
“呵呵,有些人呀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能力带着大唐走向更好的未来,却是眼高手低,脑子不清楚,连现实都认不清楚。
现在还在担心圣者会夺权。圣者需要夺权吗?他老人家要是想做皇帝,只要说句话女皇和李氏皇族巴不得赶紧让位。
要不是大唐面临着位面战争这种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局面,两位圣者应该不会再出现在公众面前!”
“还有民间武备的问题,不管圣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安排和布置,我们会面临更糟糕的局面,我们都应该庆幸,大唐还有两位圣者在!”
。。。。。。
听着众人的议论,永康女皇忍不住了,再次拍了桌子:“都给朕闭嘴!”
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朕不想再听到任何对于两位圣者的讨论,不管你们对两位圣者,对朕有什么意见,都请你们收回自己的意见。”
“面对外敌,谁敢拖大唐的后腿,朕就要他的脑袋!”
女皇陛下突然变得杀气腾腾。
她现在的心情很烦躁。
朝臣的表现一直让她不甚满意,如今一看,她更加的失望。
“朕现在不想与你们谈论什么朝堂局势,各部职能,现在,就是现在!”
“朕要收回户部财权兵部兵权。”
“不要与朕说什么不合规矩,违背祖制,朕只要大唐拥有足够的资源应对这场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的战争!!”
“朕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会场鸦雀无声。
女皇这是要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