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能活得更久一些,多写一点东西,会不会启迪和鼓舞更多人的中国人从黑暗中站起来,走向光明与希望?
林灯不知道。
但她非常想尝试一下。
萧凯见她沉默,不知她在想些什么,也没有贸然发问,而是自然地聊起了有关他辞职的话题。
上次他算是答应过林灯,回头有时间要给她解释的。
听萧凯说了林灯才知道,原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之后不久,上海这边的学生们便开始响应了。
这其中当然包括震旦大学的学生。
他们原本决定从5月26日开始罢课,到街上进行游-行和宣讲。然而震旦大学毕竟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年都会从法国那边拿到一大笔支援金,所以校方非常不赞成学生们公然地去反对巴黎和会上列强所做出的决定。
学生们罢课当日的上午,校方便强行命令学生们立即复课,甚至叫来法国巡捕压迫他们。
就这样,一百六十五名大学生与数名爱国教师愤然离校,其中就包括萧凯。
“震旦大学早已不是中国之曙光,而是沦为了法国在华之傀儡。”萧凯痛心地说:“我抗争过,也努力过了,只可惜震旦早已不是当年的震旦,我只能选择离开。”
林灯理解地点了点头:“那萧先生现在是准备专心做杂志了?”
萧凯摇摇头道:“我还是很喜欢教书的,所以我跳槽去了复旦公学。”
“复旦?”对于林灯来说,比起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更有名气的震旦,还是复旦大学要更加有名一些。“好学校啊!”
萧凯有点意外地看了林灯一眼:“林小姐刚来上海不久,就已经知道了复旦?”
林灯愣了一下才想起来,复旦是震旦的人出走后所创立的“光复震旦”的学校,目前的规模和名气肯定都是不如震旦的。林灯初来乍到,的确不应对复旦有所了解。
她咧开嘴巴傻笑了一下,赶紧替自己找补起来:“额,我其实不清楚啦。我只是觉得萧先生的能力这样出众,去的学校肯定不会差的吧……”
萧凯听了,不禁嘴角上扬:“谢谢你林小姐,你也是很会夸人呢。”
……
不知不觉中,咖啡已经快见了底。
林灯一会儿用小勺子一点一点地挖着芝士蛋糕的边缘,一会儿抬眼看向萧凯:“对了萧先生,我有一件事想麻烦你。我刚来上海不久,对上海的情况不太熟悉,现在还寄住在亲戚家,不是很方便。我们兄妹三个想自己租个房子搬出来住,不知道你能不能给些建议?”